外物如何可依恃,自信方能走長生。
外物如何可依恃,自信方為長生路。
第二句話,讓人感到不同的人格氣質耶。
「 方能」跟「方為」語氣不同,「走」跟「為」決心程度不同。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千萬不要主動靠近危境,
受傷了,
只能怪自己。
閃過了,
稱讚一下自己的遠見。
我: 舉例,隱藏在對話裡的多重情感及隱喻,如總總的語調、節奏、語速、語氣詞等 …… 如何被讀者感覺出來? 再舉例對於對話中其無聲的肢體語言的動作,如何讓讀者一看就懂,不需作者再強加囉嗦的解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