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學:大前研一著;陳柏誠譯;天下雜誌出版。
雖說是大前研一的著作,但本書所要講述的事比較有趣的東西。也就是:ON工作的人生;OFF休閒的人生。什麼叫做休閒的技能,除了工作外,同時應設法同時創造出能充實自己人生的休閒活動。
以下是本書的一些摘要:
1.如何有充實的休閒生活呢?最重要的是有計劃的休閒方式:一旦知道自己這個星期要去哪裡參加活動,那麼,心中就會很期待那一天的到來,自然而然,也就可以讓自己工作更加順暢。如果沒有計畫的話,通常會變成一到放假,便東摸西摸,沒有目標的渡過半天,然後,剩下的半天,也同樣就在浪費時間中度過了。
2.追求自己的興趣,並且養成同樣的習慣標準:比如說:每隔個幾個星期,便到同樣的餐廳或廣場,坐在同樣的地方,喝著同樣的食物,做些同樣的活動,而且,如果是郊外的話,還能觀賞察覺到大自然的種種變化,既能放開心情,也能讓自己跟自然更加貼近,也不會讓自己每次都要煩惱該去哪?該怎麼去?該吃些什麼?該什麼時候回程等等,像這樣的方式,多找幾個地點,多跟有同樣樂趣的人交朋友,能有一些想去的熟悉場所,再那裡好好放鬆身心,那麼這樣的堅持,不僅讓你更有活力面對工作,也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的豐富。
3.避免產生休閒疲累,比如說:趕著參觀名勝古蹟、歷史名店的緊湊行程,購買名產後得提著大包小包回歸家園,一直排隊等待的遊樂設施。休閒的目的是放鬆身心,而不是過度緊湊的安排旅程,這樣反而會變成是工作的延長。
4.利用科技的休閒生活:例如:透過網路跨越國界,旅遊網、美食網、書店、購物網等等,各式各樣的論壇,或是利用視訊與遠處的朋友一起討論話題,利用數位相機,隨處可拍的美麗景色,隨時可分享的網路世界,這些,只要不是浪費時間的話,這樣的作法也不錯,畢竟,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由時間的使用方式以及來往的對象所決定的。
5.就算是只在家中,也能夠有效的應用時間,若,只關心工作跟個人的休閒,卻不在乎家人之間的基本溝通,這樣如何能期待圓滿的家庭呢?回到家中後,可以與家人一起作家事、一起討論事務、一起讀書、一起寫功課、一起吃飯、一起出去散步、一起拜訪親友等,不要只會躲在自己的房間做自己的事,也不要只會浪費時間般看著電視,讓家人間不只有自己個人的休閒生活,也要有夫妻間自己兩人的共同生活,以及家人一起團聚的生活,這三種時間的運用分配都市必須要存在的,一旦失去平衡,每個人的心情都會連帶受到影響,而不滿的情緒也會累積。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從向「向源頭追問」的思維習慣到「絕對承擔」的行動。
我: 從向「向源頭追問」的思維習慣到「絕對承擔」的行動。 Deepseek : 第一章:現象學還原——穿透表像,抵達本質的思維訓練。 「向源頭追問」的思維,與現象學哲家胡塞爾所提出的「回到事物本身」及「懸置」核心方法高度契合。 即擱置一切先入為主的成見...
-
我: 什麼是說話的 語氣 ? (開心? 生氣? 無奈? 興奮? ) 什麼是用了哪些 有趣的詞語或句子 ? 有沒有你沒聽過的說法? 什麼是為什麼他們要這樣說? 背後可能有什麼 想法或感覺 ? ___________________...
-
時間,從來不曾停止前進,留下的只是人的思念。 ~~~~~~~~~~~~~~~~~~~~~~~~~~~~~~~~~~~ 這隻音樂搖頭貓頭鷹是妹妹的,是在我考大學的時候,媽媽特地從台北的今日百貨買回來送給妹妹的,當作妹妹顧家的禮物。而今,一瞬間,貓頭鷹也已經13歲了,好快。 只要幫她...
-
我: 「你是一個文字學家及訓詁學家,請問交代跟交待這兩個詞的差別在哪?」 === 整合"ChatGPT對話"的文句:「 「交代」一般指說明事情的來龍去脈,尤其是需要向上級或長輩匯報、報告時,用「交代」比較適合。 例如: 我得向主管交...
-
今天是星期天,早上睡到6點半就被妹妹的手機吵醒了,本來想說,今天終於可以睡到自然醒的說。 早上,繼續奮鬥看超級電腦的小說,雖然很想去玩遊戲,但是小說的魅力還是大於遊戲啊。 中午,去四姨婆家吃飯,原因是因為,昨天耀南哥榮獲了模範廚師,整一個縣市只有選出一名的榮譽,昨天他家應該很熱鬧...
-
我: 在寫創作文字 ( 故事、小說、戲劇 ) 情境中,同一時間,如何決定誰的言行舉止,是依據作者的直覺嗎?是依據故事的大綱嗎?是依據書中角色對正在發生的事情的關鍵程度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