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6日 星期日

駕車錯覺

新手駕車經驗不足容易因錯覺而出現失誤,因此駕駛員應注意瞭解這些不利因素。

1.距離錯覺
駕車行駛時,路面上各種車輛的車型、顏色、行車狀態千差萬別,駕駛員有時會對外界車輛的間距及跟車間距產生錯覺。常見的是參照物少時感覺偏遠;遇雨、雪、霧天氣時感覺間距要比實際間距大,車速越高誤差越大;車輛越小,顏色越淺,感覺距離越遠。如果僅憑感覺而不注意觀察路邊界標會很危險。

2.速度錯覺
人對速度的感覺主要依靠參照物的襯托來確定。行車時,相對運動的參照物的多少與色彩往往會產生不同的速度感受。參照物越多、越近,感覺車速較快;參照物越少,越遠,感覺車速較低;車輛加速時,易將車速估計過高;長時間以某一速度行駛,對該速度適應後,感覺車速偏低。為防錯覺,必須以車速指示表為准,勤查看。

3.時間錯覺
駕駛員心情愉快且路況好時,感覺時間過得快;心緒煩躁時,感覺時間過得慢。時間錯覺易導致因急躁而開快車或憑時間估計行程而錯過目的地,以致開過岔路口等。

4.光線錯覺
光線的明亮變化會引起駕駛員的判斷錯誤。強光的直射、車頭迎光、夜間燈光閃爍都會引發錯覺,光線明亮變化也會引起視覺不適,如眩暈,從而給行車安全帶來不利影響。在駕車行駛中應避免光線變化的刺激,如避開強光或明亮的物體(如霓虹燈、鏡面反射等);在遇到光線頻繁變化時,應立即減速行駛等。

5.彎度錯覺
測試表明,一般對於未超過半圓弧的彎道,感覺其彎度比實際大,彎道越長感受到的彎度越小,而且在彎道上行車也會因參照物不同而影響對彎度的正確感覺。因此,彎道行車時,降低車速特別重要,不容忽視。

6.顏色錯覺
顏色最易使人產生錯覺。例如,深顏色感覺重且較實際形態偏小;淺色的明亮色彩,感覺形態較大且距離較近,如黃顏色車輛比較容易識別。在五彩繽紛的市區道路行車,容易被明亮的色彩吸引而忽略淺色物體,留下隱患。

如何計算行車的安全距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縱向距離

在行駛實踐中,有很多駕駛員因把握不好安全距離而發生追尾碰撞事故。那麼行駛中的縱向安全距離究竟保持多少米為最佳呢?
我們知道,後車跟隨前車行駛時,必須保持前車突然緊急制動時,後車隨之制動而不至撞及前車的距離,這個距離就是前後車的安全距離。可見,安全距離取決於制動停車距離。因此,後車與前車之間的安全距離,應該大於制動停車的距離才能保證不撞及前車。這就需要充分考慮到影響制動停車距離的因素。
影響制動停車距離的應訴主要有:車輛行駛速度、駕駛員的反應時間、路面狀況、天氣變化、載貨量的多少以及制動器的結構形式等。車速越快,反應時間越慢;路面越光滑、載貨量越多,制動停車距離就越長。所以,駕駛員要根據這些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車間距離,以留出足夠的安全距離。也就是說,不同的行駛速度所要留出的安全距離是不一樣的,如時速40千米時與時速80千米時應保持不同的安全距離。同理,在路況不同或駕駛員本身的反映快慢程度不同的情況下,所保持的安全距離也應有所不同。
在行駛中,為適應各種情況的變化,應保證留出足夠的安全距離。一般情況下,以行駛的時速千米數,按米數計算把握安全距離為最佳。即時速40千米時保持40米,時速60千米時保持60米,依次類推。若時速低至20千米時應保持10米,而時速15千米時保持5米即可。遇風、雨、霧天氣時,因視線不清,還應適當加大車間距離。

2.側向間距

側向間距是指汽車左右兩側與物體的距離。側向間距的大小應根據路面的不同、氣候的變化靈活掌握。如遇風、沙、雨、雪、霧等天氣或路滑視線不良等情況,間距應適當加大;在正常路面的靜止的物體兩側可以貼邊而過;在運動的物體,特別是蓄力車、三輪車、自行車、拖拉機及行人兩側時間距要大一些;車速慢時,側向間距可近一些,隨著車速的加快應加大側向間距。在條件不允許保持足夠的安全側向間距時,應減速、緩慢通過或停車以保證安全。但新手對汽車兩側的量感比較差,心裏雖然明白應該留有多大的量,但心手不一,車的位置總是擺不合適,這就需要在平時開車時有意地去練一練。如會車、超車、讓車、貼邊、轉彎、倒車時多看看兩側並判斷距離,通過後視鏡觀察自車經過的物體與自車的間距並記住當時的量感,長期練習對提高開車時的側向間距感會有很大幫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