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自環境資訊中心
世界銀行出版專刊 指導大城市強化因應氣候暖化
全球暖化 | 災害 | 國際新聞
摘譯自2008年8月6日ENS紐約報導,吳萃慧編譯,蔡麗伶審校
為因應全球80%最大的城市都位於鄰近河流或海洋區域,並且暴露在洪泛、海平面上升以及颶風的氣候危機之下,聯合國世界銀行8月6日出版報告,提供這些人口集中區域如何對抗全球暖化效應的建議。
這本名為「抵禦氣候變化城市(Climate Resilient Cities)」的報告是要作為東亞及太平洋地區控制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傷害並強化災難危機管理的初步指引,以面對地球升溫後所預期頻繁且極端的氣象事件。這個區域的世界銀行首席環境專家普瑞沙德(Neeraj Prasad)表示:「最後,受到氣候變遷衝擊最大的一些城市將會是那些準備最不周詳的」。 ......
-------------------------------
今天有看到自由時報也有登世界地球日40週年專刊
內容是:地球失序了,旱災水患連番上。
作為同樣只是動物的人類,終於面臨生存的考驗?
墨爾本渡過百年來最高溫,夜晚平均溫度攝氏三十四度。
北歐挪威遭受二、三十年的酷寒,零下四十度。
中國西南、菲律賓、委內瑞拉萬物「渴死了」
美國、英國爆發大洪水的災患。
島國面臨滅國,曾被印度跟孟加拉爭論主權不休的拉灣小島,如今不用爭了,因為已經證實消失在海平面之下。
那麼,人類還在忙什麼呢?應該趕緊想方法找出綠色能源,來取代現有的會危害環境的賺錢行業。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綜合前面六篇討論過的直述與展示,重新整理、歸納,記憶要點(二)。
我: 綜合前面六篇討論過的直述與展示,重新整理、歸納,記憶要點 ( 二 ) 。 直述:指直接告訴讀者事實或情感結果。 直述:更像是在「解釋」故事發生什麼「事」?,而不是讓讀者用自己的愛恨情仇「體驗」。 展示:透過具體細節、動作、感官描繪讓讀者自己感受和理解。 ...
-
我: 什麼是說話的 語氣 ? (開心? 生氣? 無奈? 興奮? ) 什麼是用了哪些 有趣的詞語或句子 ? 有沒有你沒聽過的說法? 什麼是為什麼他們要這樣說? 背後可能有什麼 想法或感覺 ? ___________________...
-
時間,從來不曾停止前進,留下的只是人的思念。 ~~~~~~~~~~~~~~~~~~~~~~~~~~~~~~~~~~~ 這隻音樂搖頭貓頭鷹是妹妹的,是在我考大學的時候,媽媽特地從台北的今日百貨買回來送給妹妹的,當作妹妹顧家的禮物。而今,一瞬間,貓頭鷹也已經13歲了,好快。 只要幫她...
-
我: 「你是一個文字學家及訓詁學家,請問交代跟交待這兩個詞的差別在哪?」 === 整合"ChatGPT對話"的文句:「 「交代」一般指說明事情的來龍去脈,尤其是需要向上級或長輩匯報、報告時,用「交代」比較適合。 例如: 我得向主管交...
-
我: 在寫創作文字 ( 故事、小說、戲劇 ) 情境中,同一時間,如何決定誰的言行舉止,是依據作者的直覺嗎?是依據故事的大綱嗎?是依據書中角色對正在發生的事情的關鍵程度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群體與抽樣,舉個例子,一盒口罩內有50片口罩,可具體所數數出計算數值,抽樣樣本數為4片檢驗測試。符號數學大N=50小n=4,抽樣率n/N=8%,再舉個無限群體的例子:一包10斤的米,從10斤米中抽取500粒米檢驗測試,抽樣率不知群體數量(目前無必要加以追究其根源數值。) 計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