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會想,會說,會作,但...
獨自一人時得面對自己的內心,
順境時又貪愛無度不知足,
逆境時又嗔恚煩惱放不開,
人還真是難作啊,想要平靜一會兒都無能為力。
讀聖賢書,也只能稍稍降低煩惱,稍稍減少欲望。
一旦,外界環境又起,又笨笨的沉淪下去了。
而且有時候別人施加給你的,避都來不及避了,
但是可憐的自己竟然還自己對自己施加束縛,
明明知道不可這樣作,但還是這樣作了,不斷的歷史重演。
難怪說覺悟的人敬畏造因,愚痴的不斷的為結果後悔。
到底要怎麼樣才能讓自己:
順境不起貪愛慾望,逆境不起嗔恚煩惱,
難道只能靠外物來暫時止息而已嗎??
原來,快樂和愜意都只是建築在痛苦上的假象原來,快樂和愜意都只是建築在痛苦上的假象
人心的慾望無窮無盡,滿足了又升起,滿足了又升起。
永不止息。
是為什麼呢?
身心從一出生就受到壓制而苦惱,歲月悠悠,年華老去,
苦痛,憂愁,苦惱。
原來,快樂和幸福就是建築在這個上面的。
受到壓迫,時間也是,空間也是,找不到解決方法。
只能一直,一直不斷的想要,一直不斷的滿足自己,
來得以逃避最終已經註定的結果。
縱使,遠離塵囂獲得一絲絲的快樂,一會兒的獨立解脫。
回來之後,又回到原來的境界。
然後,又不斷的尋求滿足自己的道路。
幻想,生死,幽滅,尋不得。
集成了每一天一年的時光流空。
滿足,自慨,瑩拂發揮。
斷滅了之後,突然發現還在原地自我悠遠。
走,不走,都是無法選擇。
不知道啊,什麼時候才能斬斷啊。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故事分層五構面之具體闡述。
我: 具體闡述與說明: 核心,故事的心臟:是讓人想繼續讀下去的力量。 基本,故事的骨架:主線情節與人物設定,支撐整個世界。 期望,讀者心中的合理感希望劇情順暢、角色真實、有情感深度。 附加,故事的魅力外衣:風格、語氣、氛圍、對話,都能讓讀者多停一秒。 潛在,故事的...
-
我: 什麼是說話的 語氣 ? (開心? 生氣? 無奈? 興奮? ) 什麼是用了哪些 有趣的詞語或句子 ? 有沒有你沒聽過的說法? 什麼是為什麼他們要這樣說? 背後可能有什麼 想法或感覺 ? ___________________...
-
時間,從來不曾停止前進,留下的只是人的思念。 ~~~~~~~~~~~~~~~~~~~~~~~~~~~~~~~~~~~ 這隻音樂搖頭貓頭鷹是妹妹的,是在我考大學的時候,媽媽特地從台北的今日百貨買回來送給妹妹的,當作妹妹顧家的禮物。而今,一瞬間,貓頭鷹也已經13歲了,好快。 只要幫她...
-
我: 「你是一個文字學家及訓詁學家,請問交代跟交待這兩個詞的差別在哪?」 === 整合"ChatGPT對話"的文句:「 「交代」一般指說明事情的來龍去脈,尤其是需要向上級或長輩匯報、報告時,用「交代」比較適合。 例如: 我得向主管交...
-
群體與抽樣,舉個例子,一盒口罩內有50片口罩,可具體所數數出計算數值,抽樣樣本數為4片檢驗測試。符號數學大N=50小n=4,抽樣率n/N=8%,再舉個無限群體的例子:一包10斤的米,從10斤米中抽取500粒米檢驗測試,抽樣率不知群體數量(目前無必要加以追究其根源數值。) 計數...
-
我: 在寫創作文字 ( 故事、小說、戲劇 ) 情境中,同一時間,如何決定誰的言行舉止,是依據作者的直覺嗎?是依據故事的大綱嗎?是依據書中角色對正在發生的事情的關鍵程度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