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1日 星期五

文學中的人生進化課讀後心得摘要

書名:文學中的人生進化課

作者:史秀雄 杜素娟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05-01

 

 

 

1講 莎士比亞的《奧賽羅》——自卑的人如何避免被自卑主宰?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當中的《奧賽羅》的故事。

 

《奧賽羅》故事講述了一個男人因為兩點不滿而報復他的上司奧賽羅。首先,他渴望晉升,但被奧賽羅忽視,而是選擢了比他年輕的凱西奧。其次,他聽聞奧賽羅和他妻子之間有問題的謠言。

 

為了報復,他設計了一個心理戲碼:他告訴奧賽羅他的新婚妻子苔絲狄蒙娜與凱西奧有不正當關係。雖然奧賽羅起初不信,但伊阿古讓他的妻子偷了苔絲狄蒙娜的手絹,然後偷偷放在凱西奧的家裡。當奧賽羅發現手絹後,他被謠言所激怒,最終導致了他殺害了苔絲狄蒙娜。

 

這段故事中,雖然奧賽羅是主角,但故事的發展卻完全受制於伊阿古這個被認定為小人的角色。

 

莎士比亞透過伊阿古深刻探索人性,揭示了人們如何被利用的可能性。

然而,所有被捲入事件的人對伊阿古的評價是高度正面的。凱西奧雖被誣陷為奧賽羅妻子的情人,卻仍讚美伊阿古。奧賽羅的妻子被他設計害死,卻仍對他讚譽有加。奧賽羅本人也讚美他的忠誠和戰鬥力。

 

伊阿古的行為展示了他如何在不直接行動的情況下,透過口才和計謀影響他人,這正是他人性深刻揭露的一部分。

 

伊阿古就像是傳說當中的魔鬼一樣,他是不會親自對你的命運動手的,他只會那給妳心理暗示誘惑你,讓你自己去犯錯,這才叫真正的魔鬼,其實就是利用妳自己人性中情緒弱點來作下錯誤的選擇。

 

奧賽羅的悲劇在於他未能認識到自身的價值。他總是依賴外界的評價,無法客觀看待自己的多面性。儘管每個人都有不足之處,但同樣地,每個人也有自己擅長的領域,並不比他人差。

 

社會常以單一標準評斷自他,這種狹隘觀點代代相傳。

 

然而,所謂的「不行」往往只是針對特定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潛力與優勢。

 

人的成長需同時面對擅長和不足之處。解決之道包括:努力改進弱點,發揮長處。

 

就如學習的過程,自信的人在失敗面前堅強成長,而自卑的人可能因此陷入絕望。

 

奧賽羅的例子顯示,自信者可能對不忠行為有所期待,而自卑者則可能恐懼或極端反應,將自身價值與關係的結果混淆。

 

在人生中,失敗是很常見的事情。有些人失敗後會說「或許時機不對」便放棄,但也有許多人會將他人的反饋視為「我不行,所以他們不聽我的」。

 

因此,當遇到不適合的情況時,通常有兩個選擇:一是承認「這不適合我」並離開;二是如果暫時無法離開,則努力提升自己,等待適合的機會再說「這不適合我」,然後再離開。

 

 

 

 

2講 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出身卑微應該如何努力,如何建設身份?

 

意識到自身在現實社會的位置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大腦往往將階級差異具體化,我們容易將其視作人際歧視的體現,這不利於理解社會階層如何提升的真正道路。

 

階級差異不僅是個人控制的問題,也不僅僅是制度性產物。

面對這現實,可選擇兩種態度:一是接受目前不能達成目標,仍持積極態度;二是儘管環境難以改變,仍透過學習自我提升,像挖溝渠般設定階段目標,漸進朝向目標。

 

追求在某個領域裡上升的人往往感受到怨念和不公,質疑自身應得的待遇。這可能導致與身份更高者的敵對,只看到更高階及的他們擁有的財富、權力、發言權,卻忽視自身在其他領域的優勢。

 

這種只看到某種領域(如首富金錢、國家元首權力)狹窄的視角可能使人無法看見自我提升的多樣途徑。唯有放下與這些領域的已獲得利益者的敵對情緒,方能發現更多自我在其他領域成長的機會,成就自己在某領域的主導地位,享受生活的快樂。

 

首先是創造性的領域,它是無分階層,而是依領域而異。人們透過創造將無限可能轉化為現實,在每個自己擅長的領域中皆是擁有主導權,這過程在心理上提供強大支援。

 

命運贈與,亦奪取;關鍵是知道自己得到了什麼,思考所擁有的價值。

 

勤奮是否萬能?貧苦出身者或許渴望成為高官,但即便再努力,成功之路不一定可達。正確的選擇和創造性的領域,才是脫穎而出的關鍵。每人皆有其天賦,擅長之處異。

 

我們活著的目的是追求幸福。當一個人找到可以展現才華並以此維生的領域時,便達到了最高境界的幸福。

 

透過能力和才華創造個人的世界,我們才能真正感受到快樂與意義。當我們能夠精通某事,便會感受到無比的喜悅與滿足。這種創造力賦予我們強大的力量,讓我們發現自己能帶給他人歡樂的能力,這是非常不凡的。

 

每個人的才華各異。或許你的才華不在公司運營、設計或法律等被視為高貴的行業,但如果你擅長製作煎餅,讓他人品嚐到美味,同時也能維持家庭生計,這不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和貢獻價值。

 

當我發現自己的才華並決定創造時,我需要問自己,為什麼要創造?

 

如果我只是為了像有錢人那樣過上富裕生活,甚至更富裕,那是條死路。

這標準非常困難,限制了我的可能性。以現在的話來說,若要追求像王健林那樣的財富,我的人生可能會很不快樂,因為這基本上是不可能實現的。

 

然而,當我找到適合自己才華的領域,比如我擅長做蛋糕,這帶給我快樂和滿足,同時也能讓我過上不錯的生活。

這才是最理想的狀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同時獲得經濟收益,感受快樂和滿足。何必追求像王健林那樣的財富呢?

 

例如,如果我是作曲家,賣出作品賺取財富,那麼這仍然是為了自我。在這水準上,創作的東西可能會流於俗套,因為目的是為了交換而創作。但若是為了超越自我,為了美的存在而創作,那麼我的作品和為了追求流量而創作的作品是有所不同的。

 

舉例來說,如果做煎餅的人的目標是變富有,他們在做煎餅時可能感到不開心,甚至可能偷工減料。但若他們的目標是讓人們因吃到美味的煎餅而開心,每天滿意度高的顧客讚美他們的煎餅,這樣的生活可能比天天數錢還要快樂。

 

儘管職業不同,這個概念是通用的。例如,老師的工資通常不高。如果他們只是為了錢而教書,可能會草率應付,甚至去找副業賺更多錢。

許多老師為什麼願意全心全意地投入教學?因為他們從中獲得快樂!教學給他們帶來滿足感和成就感。許多老師會在朋友圈分享學生送的花、卡片或讚美的話語,這些小小的感動讓他們非常開心。

 

在貧困狀態下,正常情況下“生存”成為首要考量,而金錢和社會地位則可能被視為衡量幸福和意義的主要指標。

然而,若僅追求財富而忽略道德,人們可能陷入誘惑與投機的陷阱,甚至涉足犯罪。相對地,若追求創造美好世界或讓自己及他人更快樂,將會考量行為對道德和情感的影響,而非僅僅金錢的增長。

 

在逆境中,我們常會設立低目標以避免失望。然而,生活遵循因果定律:無論是不負責任的老師、奸商抑或偷工減料的老闆,不義之舉終將迎來報應。

古人所言的因果報應不僅是信仰,而是超越時間感知的真實法則。

個人的選擇與行為,往往不僅影響自己的命運,也深遠地影響他人,即使我們可能未察覺。

約翰的故事反映了這一點,他被高崇目標所困,與理想中的生活格格不入,無法如同他的自我。如若你的目標如成為總統或億萬富翁,出身背景可能會限制這一可能性,此時應尋找超越等級限制的道路。

 

我們應發掘不受社會等級束縛的機會!才華、能力、優勢無不公平地分佈,善用這些資源,在公平競技的領域中塑造自我,避免被現有秩序所限制。

 

若你在遊戲領域追求成就,但發現天生的遊戲規則使你處於劣勢,或許換個遊戲或自行創造更為明智。若現有規則讓你不認同且帶來痛苦與自我厭惡,或許你應成為自己遊戲的設計者。

 

在現有規則下,總有比你強的人,這導致無法擺脫心中的自卑感。每當遇到比自己稍強的人,這種自卑感便會重現。即使擁有資源,心理上仍難擺脫底層自卑的困擾。

 

在逆境中,環境或許無法改變,但你始終擁有選擇權。你的決定影響的是自己,是墮落還是堅守高尚,最終將帶來實質和真實的結果。墮落可能導致失去自尊、信任、珍惜和認同,甚至厭惡自己,這樣的狀態下,內心的強大是無法實現的。

 

內心的強大意味著尊重、信任、珍惜和認同自己。當你能夠做到這些時,你才算真正強大!雖然外部環境不盡如人願,但你的選擇會顯著影響你對自我的態度和主觀體驗。

 

在困難中堅守選擇,這是提升力量和善良的關鍵。即使路途崎嶇,堅守初衷是開創自我舞臺和軌跡的必要條件。承受壓力,無需他人的喝彩或理解,這是你的挑戰所在。

 

約翰面對沒有人購買和欣賞他樂譜的困境時,感到苦惱。

然而,他後來領悟到,堅持做自己並不需要外界的認同。當他創作他認為最美好的音樂時,即使只有少數人理解,這已足夠。

最終,當一個人能夠堅持下去,世界終將聽到他的聲音。堅持做自己,耐心等待那一天的到來,這才是真正的堅持。

 

真正的善良不僅僅是一種表面的行為,它需要內在的實力作為支撐。善良者若缺乏實力,可能會變得無力且容易受到他人壓倒。

因此,要成為真正的善良者,不只是避免邪惡,更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才華。這樣的善良才能在面對挑戰時展現真正的堅韌,像安多納德般保持高尚。理解並正視世界上的各種邪惡,才能使善良更加深刻和持久。

 

 

 

 

4講 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理想真不真,需要他人的認證嗎?

 

在我們日常理解理想時,常常將其具象化為一個具體目標。

然而,思特裡克蘭德的理想觀完全主體化,他將理想視為他當下的生活本身。對他而言,理想不僅是完成一件作品,而是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達到內心的自我實現。

這解釋了他對成就的漠視,因為對他來說,畫作的完成與否已不再重要。他追求的是純粹的當下生活感受,這種價值無法被外界定義或量化。

 

《月亮和六便士》探討了一個人如何追求真正的生活,達到內心的平靜和幸福,而非追求社會認可或成就。

主角思特裡克蘭德前半生遵循社會期望,擁有穩定工作、賢淑妻子、子女和高社會地位,看似幸福卻內心痛苦,因為這並非他真正渴望的生活。

他最終意識到,真正的幸福來自於追求內在熱愛的事物,實現自我真正的態度和生活方式。

思特裡克蘭德的故事提示,生活應該是對內在夢想和天賦的追求,而非隨波逐流。

 

西方年輕人在選擇職業時通常會考慮如何既能謀生又能追求個人興趣。這意味著他們可能會先選擇一份穩定的工作來維持生計,同時保留自己的興趣在業餘時間進行發展。這樣的生活方式被稱為“斜杠青年”,有助於避免像思特裡克蘭德那樣的人生悲劇。

保持內心的熱情不熄滅,並給予其成長的空間,是至關重要的。這樣你不必在現實和夢想之間做出艱難的抉擇,而是能夠找到平衡點,同時考慮理想與現實的雙軌甚至多軌模式。

雖然我們常希望找到既能謀生又能熱愛的工作,但實際情況往往不容易。

有時候,我們必須先選擇一個較能謀生的職業,即使不完全符合自己的興趣,並在此基礎上尋求機會發展自己的愛好。

 

在很多人的生命故事中,我們常聽到這樣的情況:他們可能一生都在從事著某個工作,直到四五十歲才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追求理想所需的勇氣和決心並非一成不變。就像思特裡克蘭德一樣,他也是在40歲後才有勇氣放下一切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對有些人來說,可能需要先積累一段時間。年輕時或許沒有足夠的勇氣去追求理想,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勇氣和決心也會隨之增強。這是一個逐步累積的過程,關鍵是要保持心中那抹小火苗不熄滅。

首先,要找到內心深處的那抹小火苗。如果這抹火苗不是你現在的專業或謀生之路,也要帶著它。即使不能立即實現理想,也要保持對理想的熱情,並在適當的時機去追求它。

 

每個人的情況各有不同。我的學生們常問我:我不確定自己的興趣是什麼。

是的,不確定自己想要什麼時,不必過度擔心這個問題。把目前所擁有的東西當作是你的興趣,去經營它。

如果在執行某件事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真正興趣不在這裡,而是在別處,那麼你或許該考慮調整方向。

這時候,你可能會問自己:是應該捨棄目前的事業,去追求真正的興趣嗎?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責任。

我們需要對家庭負責,不能太任性。這種情況下,如何經營自己的“月亮”呢?

我認為,不能像思特裡克蘭德那樣,完全放棄“六便士”。在現實社會中,這樣做是行不通的。

 

尋找自己的理想或“月亮”,對於那些尚未確定自己渴望什麼的人來說,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任務。

或許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將每個人的理想比作一塊磁鐵。

由於每個人所追求的理想各有不同,因此每個人的“磁性”也是獨特的。

當你與他人交流時,如果他們展現的特質與你的理想相似,你會自然而然地被吸引。

 

如果你還不清楚自己的理想,可以從你欽羨的人身上找尋線索。

思考一下,是什麼樣的人讓你感到崇拜和渴望成為?

或許你之所以欣賞他們,是因為你內心深處也擁有類似的特質,就像磁鐵被同樣磁性吸引的現象。

 

在我的現實生活中,我常以此方式來探索自己的理想。

有時候,當我遇到那些做著引人注目事物的人,甚至想模仿他們,我會發現,這或許就是我一直追尋的理想生活模式。

 

對每個人而言,理想生活的定義都不盡相同。對某些人來說,如同特裡克蘭德對藝術的追求一樣,那是他們追求幸福的方式。對這些人來說,實現自己所想,就是他們的幸福所在。

 

如果你當下的生活已經完全符合你的理想,那或許這本書對你來說並不必要;你只需享受當下。然而,對於那些仍在尋找自己理想生活的人來說,這本書卻有著深刻的價值,因為它講述的是你的故事。

 

重新回到小學時,我理想的描述或許更貼切是這樣:我希望每天早晨醒來時都充滿期待,即使生活中有挑戰,我仍深信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

我喜愛我的生活,無論日復一日、無論所費代價、無論周遭的不解,我心甘情願。這是極為主觀的內心狀態。

 

這本書真正鼓舞人心之處在於,它讓那些未曾體會過這種感受的人看到,他們也能找到自己的理想。有一天,你或許會因某些事而感受到這股力量,讓你不再在乎生老病死、貧窮或孤獨。

 

這本書描繪了一種內在的體驗,對於未曾有過類似體驗的人而言,相信一個從未親眼見過的事物可能有困難。

 

我們常將理想與偉大劃上等號,可能因為偉大的故事更易傳播、更易理解。當我們談論實現理想的人時,往往會選擇那些相對偉大的人物,因為他們的故事更具吸引力,更值得宣揚。

 

然而,平凡且實現的理想同樣偉大。這些故事或許沒有那麼耀眼,也沒有那麼吸引眼球,但從主觀角度來看,它們並不亞於偉大的理想。綜上所述,我們可以說:擁有理想不僅需要,還需要去實踐和堅持。

 

 

 

 

5講 歌德的《浮士德》——哪怕人生充滿失敗,你也可以找到精神和道德的支撐

 

 

今天我們要讀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的《浮士德》(Faust)

 

很出名的一部作品,就算你沒有讀過,也多半聽說過。

 

歌德這位文學巨匠用心創作了一部經典之作。他從二十多歲開始醞釀,斷斷續續地寫作,直到八十多歲才完成,這真是一個奇蹟。

 

這本書難以理解,是一位老者對人生的深刻領悟,涵蓋了價值、愛情、事業和理想的回顧,融合了他對人生的體驗和思考。經過六十年的寫作,這本書展示了他對人生的深刻思索。

 

這本書的核心在於其積極的主題。

浮士德雖然一事無成,但上帝認為他有價值。按照我們以結果評判的方法,他似乎沒有成就,哪來的價值?

但上帝不以成就為衡量標準,而是看一個人是否不斷進取,探索自我的可能性。

 

我們為何而活?其實就是在想像一個自我,並努力去實現。

浮士德的優秀在於他的自我想像從未停止。即使在愛情中失敗,他仍會繼續探索新的方向,尋找新的自我可能性。他一生不斷探索,不放棄對自我的想像,上帝認為這正是他最大的價值。

 

《浮士德》最重要的是,它糾正了我們對生活意義的看法。

我們活著,不是為了得到什麼或擁有什麼,而是為了探索自我的無限可能。

很多人活了一輩子後,累了,就想下輩子當個小貓小狗,不願再做一次人。但浮士德不同,他對生活充滿激情,認為探索自我的無限可能才是最大的樂趣。

 

當我們看到浮士德打賭時,正如你所說,我們真的覺得他對生活依然充滿期待和想像。

即使曾經徹底失望過,他仍然相信事情有可能變得更好。

 

《浮士德》中,愛情的真正矛盾似乎是男女之間的矛盾,但實際上反映了感性與理性的衝突。這與我們當下的自我與未來自我的衝突類似。激情讓我們在當下得到滿足,卻可能犧牲了未來。

舉例來說,如果今天我與一個不合適的人在一起,雖然當下感到快樂與幸福,但卻可能長期影響我未來的生活。這一點在《浮士德》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浮士德對格蕾琴的感情充滿矛盾:他被她深深吸引,但同時又不願被婚姻所束縛,因為他尚有無限未來等待探索。這反映了男女在愛情關係中的不同期待,這種差異至今仍然存在。

 

《浮士德》中,仕途故事反映了理想與現實的衝突。他初心是透過權力來改善社會,但在權力遊戲中,逐漸背離初衷,為了地位而出賣原則。

這個故事顯示了生活中的普遍現象:無論是婚姻、愛情、家庭或個人成長,起初的善意常因深入瞭解而複雜化。我們開始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及事物的連結都十分複雜。

最初的道德觀常簡單將事物劃分為善惡,但隨著我們理解的加深,我們意識到事情往往並非非黑即白。例如,大灰狼和小白兔的共存形成生態平衡,改變任一方都可能造成失衡。

這種成長過程讓我們從單純的道德觀念轉向更實際、更複雜的道德思辨。在追求事業或愛情時,我們也經常面對價值和優先順序的抉擇,需在不同需求中找到平衡。

因此,保持初衷不易,我們需要克服幹擾和挑戰,並不斷檢驗初衷的真實性。生活的複雜性常讓初衷模糊不清,但這是我們理性的考驗,也是成長的一部分。

 

歌德探討人類的想像力和精神生活,認為這些應該與現實有所聯繫,而非完全脫離現實。他強調創造力、自由度和行動應指向社會與現實的有意義方向。

歌德認為,若行為與社會無關,對社會貢獻微乎其微,其價值便是虛無的。他讚揚創造力的重要性,不僅是象牙塔式的創新,更應有助於社會生活的進步。

在啟蒙時代,圍海造田象徵著人類創造力的核心,鼓勵個人獨立行動,超越權貴限制,自由地實現目標。這種創造力不僅為個人帶來滿足,也應該對整個社會有益。

 

歌德鼓勵我們發揮潛能,追求實際的創造,推動個人與社會進步。儘管人死後一切消失,我們仍能通過創造來對抗虛無,將其轉化為實質。創造不僅是偉大成就,更是發現自身潛能的核心。

浮士德一生不斷探索,無論是愛、統治或藝術,展現了對創造力的追求。雖非上帝,我們多次嘗試、可能失敗,但持續努力終能成就自我。

生命如同自我「創世」,每日每步都是創造的過程,從被動走向主動,這是浮士德的啟示,將生活轉化為創造的英雄氣質。

 

這本書實際上探討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狀態。

在第一段人生中,主角被動地生活在他人的世界中,接受現有條件而未建立自己的世界。儘管表面上看似自主,實際上卻未真正自主,而是隨波逐流。

相比之下,第二段人生中的主角雖然看似一事無成,卻因其持續努力創造屬於自己的世界而顯得了不起。這兩者形成了鮮明對比。

 

如果這部作品討論了善惡,它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啟示:

善良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出於天真或無知,而是在主角達到第四階段時顯現的狀態。

在前段經歷中,他探索了人性的各種陰暗面,包括自私、衝動和矛盾。

然而,他選擇了創造,這是一種非常了不起的人性表現。

他的堅持顯示了他內在的強大和對善的持守,與否定和毀滅的另一種選擇形成了對比。

 

這部作品深刻探討了一個思想問題:一個有價值的人生是否應該追求創造自己想要的世界和生活,這是激情的體現。

然而,當追求善良時,必然會遇到許多挑戰和困難。

歌德提出了一個深刻的概念:善良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經歷惡而真正產生的。

這些惡包括失敗、挫折和不幸,只有通過這些困難,人才能真正理解和實現善的意義。

 

這讓我想起一部電影,連姆·尼森(Liam Neeson)主演的,叫《人狼大戰》(The Grey),大概故事是說一個人坐的飛機墜毀在一個森林裡面,幾個倖存者試圖走出雪山,但是這個過程中,他們被一個狼群追捕、獵食,這些人一個一個地死掉,到最後就只剩他一個,他知道自己死定了,知道自己肯定沒戲了,但是電影高潮的部分,他奮進全力拿著武器沖向狼群,有一種英雄赴死的感覺。

像這樣的一個故事,我覺得最終結果他肯定就是死了。

這其實就是人生,最終你都是要死的,我們知道自己人生的那種虛無、有限跟脆弱,但是當我選擇了這樣一種英雄般的姿態,我能夠作為一個見證者,看見自己在一種絕望的情況之下,依然選擇做一個英雄。

 

這給人帶來的那種確認感、認可感,是要大過以一個膽小鬼的姿態苟且地活在這個有限的生活中的。

既然人生的前提都是有限、脆弱、必定會死,那做英雄還是“狗熊”,你會看著自己去做這個選擇。

而浮士德在他的第一次人生中,就選擇了做“狗熊”,他其實也不喜歡這個選擇,這樣過了一輩子之後,真的感覺是寧可再來一遍,經歷更大的痛苦,但是做更大的英雄,對他來說那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有勇氣承認自己的不完美,承認人性的陰暗面,不要讓梅菲斯特戰勝你。

其實解釋了歌德對人生的體會,它打破了我們以往的一個概念——認為生活是分成兩種因素:一種是能夠走向成功的因素,好運啊、貴人運啊什麼的,另外一種是失敗啊、打擊啊、失戀啊等等這些負面因素。

 

歌德認為不對,這些都是成就你的,貴人運是成就你的,你失敗了,跌倒了,出現了重大損失,這些也都是成就你的。

你的敵人只有一個,就是沮喪。什麼概念?整本《浮士德》當中,我們會問到底他這一生當中最大的敵人是什麼呀?

好像就是梅菲斯特,總給他搗亂,引誘他墮落,勾起他的軟弱……那梅菲斯特是什麼呀?如影隨形,隨時激發他身上的欲望,激發他的懶惰,激發他的沮喪,激發他的頹廢。

其實梅菲斯特就是我們身上的另外一個自我!

 

生命即是如此,我們瞭解自身有限和脆弱,但當面對絕望時,選擇成為見證者,抗爭困境,給予了自我認同,遠勝於逃避。這也呼應了歌德作品中的深刻理解,生命不應僅分成功與失敗。

認識到自己的不完美,並勇敢面對內心黑暗,是對抗沮喪的最佳策略。選擇愛與希望,是我們在逆境中的真正力量展現。這種勇氣,不同於青春期的衝動,而是中年後仍保持決心的真正英雄精神。

 

通過理解《浮士德》,我們體會到接受自身不完美的重要性,重新挑戰生活需要巨大的勇氣。這種觀點也應延伸到對待人性的態度上,不可因部分負面例子否定整體人性,而是保持善良與希望。

 

人性中雖有黑暗面,但這是生命的一部分,我們不應以理想主義期望否定其存在。這個世界從未是純善的,我們的期待過於理想化時,只會讓梅菲斯特得逞。

因此,認識到這些複雜性,接受自身與人性的不完美,是真正成熟和堅強的表現。

 

 

 

 

6講 張愛玲的《沉香屑 第一爐香》——不要犧牲自我,期待愛情的救贖

 

在年輕時,我們眼中充滿無限可能,尤其是關於愛情。

隨著年齡增長,這些可能性逐漸減少,40歲與20歲的人生截然不同。無論是姑媽還是中年男性,他們可能會後悔過去的選擇。

 

例如,年輕時的一些人或許認為金錢能買來一切,但當他們真正擁有時,才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隨著年齡增長,人們會更符合社會期待,但有些人在達到這一階段後,才發現這並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

 

姑媽一直在尋找所謂的「小鮮肉」,也許她是因為找不到成熟的愛情,也許是對過去的嚮往。

成年世界裡,純粹的感情很難得到。姑媽年輕時追求財富,現在擁有一切,但卻發現物質不如當初想像中重要。

 

這種內心的矛盾使得她的生活顯得扭曲而怪誕。我們對於這樣個性鮮明的人,往往有複雜的感受:他們打破常規,有時讓人覺得危險,但同時他們的自由和堅定也是我們所羨慕的。

完全迎合社會的秩序固然安全,卻也缺乏生氣。

姑媽不喜歡老男人,因為他們過於安於現狀,缺乏年輕男孩的活力和激情。

然而,過於年輕、天真或幼稚的男性,可能充滿可能性,同時也可能成為問題。

他們可能永遠沉浸在自己還有許多可能性的幻想中,這是一種悲劇。

對於年輕人來說,愛情是擺脫社會框架和規範的一種出口,是他們尋找自由和釋放的途徑。

因此,年輕時的愛情充滿了衝動,不僅僅是對愛的追求,更是對自由和真實自我的渴望。

 

薇龍的愛情引發了一個深刻的問題:在愛情中,我們真正追求的是什麼?她認為自己愛的是喬琪,這和許多女孩對某人的癡迷類似。

然而,我們必須質疑:她的愛真的是針對他本人嗎?

也許另一位女孩對喬琪毫無感覺。這樣的吸引力背後,可能是因為喬琪擁有薇龍所欠缺的某種特質或能力。

 

年輕時,我們常因欣賞對方的能力或品格而愛上某人,而非對方本身。

這是個普遍的現象。回想起自己的學生時代,戀愛往往只是消磨時間,缺乏深刻的思考和成長。分手雖然痛苦,但也是個人成長的機會,因為它迫使我們檢視自己。

 

許多年輕人視單身為不好的狀態,然而單身與戀愛無謂論好壞,重要的是個人的態度和成長。在人生的脆弱階段,最重要的是發展自我。即使找到完美的伴侶,如果停滯不前,也難以真正快樂。

 

每次分手都是成長的契機。若能如此看待戀愛,它才有意義。

因此,戀愛本身也是一種成長。如果缺乏戀愛機會,不必刻意追求,其他方式同樣能促進個人成長。

 

我們的共同目標是自我成長。在這過程中,我們會發現自己的機會。當愛情降臨時,可以在事業和感情中共同成長。若愛情尚未到來,也不需擔憂或感到失敗。

 

總結張愛玲作品的悲劇,我們得出的正面啟示是:要不斷發展自我。

 

 

 

 

7講 錢鍾書的《圍城》——愛情中的隨意、軟弱、將就和悲劇是如何產生的

 

在當今社會,我們應該專注於問題本身,而非輕率地進行道德評斷。

許多年輕人追求各種權利,例如穿衣自由和身體自主權,這些都是正當的訴求。

然而,我們必須意識到,社會環境中的每個人都受到某種限制,因此任何權利都不是絕對的,這需要我們深思熟慮。

 

擁有權利也意味著擔負責任,而不應該忽略這一點。

鮑小姐的問題在於對權利範圍的誤解,她認為個人權利應無條件,不受外界或個人道德約束。然而,這種絕對權利是需要質疑的。

 

無論性別如何,隨意行事都應該慎重。行使自由權利時,我們必須考慮到責任的重要性,因為這不僅關乎個人,還可能影響他人,即使影響暫時不可見,也可能日後顯現。

 

社會存在於我們的周圍,我們主張自己的權利時,也應尊重社會和群體的規則和標準。

雖然某些規範可能看似陳舊或限制我們的權利,但這並不表示可以任意忽視所有的道德準則。

特別是在依賴他人共同生活和合作的情況下,責任更是必須考量的因素。

 

在我們的行為中,應該尊重社會準則,而這不是為了屈從於社會道德,而是因為我們的行為會影響到他人的看法和評價。

他人將根據我們的行為來判斷我們的人格,這不一定公平,但卻是現實。

 

在《圍城》中,這段文字強調了我們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生活是連貫的,每一個當下的行動都可能在未來產生深遠影響。

有些人可能認為蘇文紈和方鴻漸的關係無關緊要,只是享受當下而已,但事實並非如此。

 

任何輕率的行為都可能成為未來的“黑歷史”,方鴻漸的生活就是如此。

他因為一段毫無建設性的關係,留下了一段陰影,最終走進了“圍城”。這一切源於一連串相互牽連的因素,展示了生活中蝴蝶效應的力量。

 

年輕時的一時錯誤有時看似不重要,卻可能在未來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

這就是為什麼蘇文紈後來揭露方鴻漸過去的原因,這對他造成了傷害。我們應該意識到,過去的行為會影響未來,每一步都需謹慎。

 

在故事中,方鴻漸的善良反而讓他成為了“爛好人”,他的不作為之罪讓問題更加複雜。他嘗試避免傷害他人,卻讓局勢更加混亂,這展示了作為和不作為的微妙差別。

 

方鴻漸在遇到唐曉芙後才領悟到真正的愛情。

在此之前,他曾陷入兩種誤解:一是將兩性吸引與愛情混淆;二是迷戀被喜歡的感覺而非對方本身。這些經歷讓他明白,真正的愛情是身心都被震撼、動容的那一種。

 

當唐曉芙出現時,方鴻漸直覺地認定她就是他所等待的人。雖然唐曉芙並非極致美麗,但她自然無華,眼神卻溫柔動人。這讓方鴻漸心生愛意,決意與她攜手未來。

 

然而,這段美好的愛情卻被蘇文紈破壞了。她揭露了方鴻漸的過去“黑歷史”,令唐曉芙無法接受,最終拒絕了方鴻漸。

儘管方鴻漸常被動且糊塗,但他的被動也是一種選擇,他未能及時阻止愛情走向不幸的結局,這成為他一生的遺憾。

 

分手時,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都應該選擇合適的方式來降低傷害。

誠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是最佳選擇。不論原因如何,坦率告訴對方「我們已經沒有感情了」比其他虛偽的理由更有效。

模糊處理或冷淡回應可能會助長對方的幻想,這將使情況更複雜。分手雖然總是痛苦的,但也是成長和反省的機會。每一次的經歷都可以幫助人更清楚地瞭解自己和真正的感情需要。

 

在戀愛中,我們常誤以為分手就意味著失敗,這是一個誤解。成功的戀情並非只有通往婚姻的結局才算。

事實上,成功的戀情有兩種形式:一是走向婚姻,另一是在及早發現不適合並和平分手。這樣的分手也是戀愛過程的一部分,展現了其真正的價值。

 

當我們能夠在相處中意識到不合適,並以成熟和尊重的方式分手,這其實非常不易,但也是戀愛的真諦。相反地,僅將婚姻視作唯一成功的標準已顯得過於狹隘與時代脫節。

 

面對分手,雖然我們常陷於痛苦中,但若冷靜思考,或許能理解對方的堅持。

這也許意味著對方有勇氣且負責,選擇停止進一步傷害。對方的提出實際上是對現實的誠實反映,我們應該感激這樣的決定,因為它防止了未來可能的苦痛。

 

反之,如果我們繼續處於幻想中,可能會浪費寶貴的人生。這樣的幻想只會帶來無休止的問題和未來的痛苦。因此,面對現實,接受分手的現實意味著避免了更大的損失和痛苦,這也是一種保護和成全。

 

 

 

8講 莎士比亞的《馬克白》——叢林法則最終會給人帶來什麼?

 

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都深入探討了命運的主題。

例如,女巫預言馬克白將成為國王,最終預言成真,凸顯了命運的力量。然而,馬克白在面對這預言時有著選擇的自由:相信或不相信,追求欲望或壓抑它。最終,他的命運是他選擇釋放內在欲望的結果。

 

莎士比亞作品探討的核心問題在於對欲望的看法。他並未將所有欲望描繪為邪惡,而是表現出馬克白和夫人在追求欲望時的激情和勇氣。

這些欲望使他們挑戰社會角色的限制,追求更大的野心和願望。這種內在推動力賦予馬克白更強烈的內心和行動力。

 

從基本的角度來看,這反映了人類激情和衝動的自然表現。

心理學上,攻擊性在成長過程中需轉化為有價值和創造力,無論是堅韌、野心還是毅力。欲望是一種雙面力量,取決於如何運用。

 

在西方文學中,欲望是核心命題,而基督教通常將欲望視為惡。

然而,莎士比亞卻挑戰了這種觀點,認為欲望是複雜的概念,既能激發行動力和活力,也可能引向邪惡。中國文化中,無欲無求被視為善的表現。

重要的是,我們需問:欲望是否合理?

莎士比亞透過作品如《馬克白》,試圖探討欲望如何影響命運。他的觀點強調,問題不在於欲望本身,而在於如何處理它。

釋放欲望前,需理性篩選其對他人和環境的影響。因此,欲望本身非善非惡,其後果取決於其影響。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為了獲得利益,採用了不擇手段的競爭策略,這種行為類似於《馬克白》中的殺戮。儘管表面上他們可能得到了利益,但這種做法常常會破壞社會的信任與秩序,令人感到沮喪。

有些人善於使用手段,雖然我們可能不認同他們的品德,但卻能快速達成目標,這使得我們深感惋惜,因為不擇手段者往往比遵守道德者更容易成功。

 

這種情況正是所謂的劣幣驅逐良幣。北島曾寫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顯示卑鄙行為使人得利順暢,而高尚行為則可能被視為不利於個人生存。

 

然而,莎士比亞在《馬克白》中似乎對此提出反駁,他認為卑鄙者最終會遭受慘淡的結局。這部作品正是莎士比亞試圖向我們展示的。

 

因此,合作與競爭之間需要保持平衡。一旦這種平衡失衡,特別是競爭完全失控時,結果可能會非常糟糕。

 

對於對錯、是非和價值的判斷,並非完全由個人主觀完成。

舉例來說,我們無法像上帝般主宰這世界,決定何者最重要或最珍貴。當馬克白決定奪權時,他背離了社會傳統的道德規範,試圖成為自己道德宇宙的裁判,自行確定價值高下。

 

然而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這樣的主張可能不成立,因為個人心智與精神的健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周遭環境和人際互動的品質。

 

無法完全獨立於世界,孤立自我可能會導致精神崩潰。

哈佛大學長達75年的研究指出,人際關係是影響精神健康最重要的因素。

關係良好會使人更快樂、滿足,身心健康也更佳。

因此,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是保持幸福的關鍵。這意味著我們需遵循基本的道德原則,與他人和諧相處。

 

若要追求快樂,不能僅滿足個人私慾,而需與他人和諧共處。馬克白拒絕了這種共處的可能性,放棄了與外界和諧相處的機會,導致只有妻子願意接納他。

 

在他的行為曝光後,所有大臣、士兵和百姓皆知其為惡人,無人願與之為友,使他心理上完全孤立。這孤立深化了其後來的不安全感,包括夫人的瘋狂,這種心理隔離的最終結果。

 

失去道德保障,世界將混亂不堪。跨越道德底線必將引發信任問題。

 

因此,堅守底線非犧牲自我以滿足他人,而是保護自身及他人的關係、生存必須。

道德底線的價值在於提供心理安全。

道德底線最重要作用是保護自我及他人。

 

這段論述深刻地解釋了為何我們應該堅守道德底線。

一旦失守,將陷入虛無,失去所有有價值的目標與方向,對每個人都當作敵人,最終孤獨無助。

 

《馬克白》告訴我們,當面對自己的欲望時,一旦我們用不當手段釋放,將帶來後果。莎士比亞試圖說明這些後果。

 

這與中國儒家的思想有所共鳴,特別強調從他人角度出發:在你行動之前,先思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若我們誤解儒家觀點為要求犧牲自我,實際上是錯誤的。

 

生活中有像馬克白一樣的人,藐視周圍,不自知其他人不是無能為力。其行為可能帶來反撲,使其孤立無助。

 

這種反撲在各年齡層都可能發生。例如,在童年遊戲中,不擇手段取勝可能導致其他人不願再與你交往。

 

《馬克白》的故事提醒我們:不擇手段的成功可能使你失去更多。生活不僅一場遊戲,單一勝利並不值得這樣做。

 

在生活中,我們始終需要他人的理解和支援。當你無法得到這些時,你會意識到單單在一場遊戲中取得勝利是多麼微不足道。

 

人終究是脆弱的,無法完全依靠自己,仍需別人的支持和幫助。儒家強調他人視角和合作,這源於古代農業社會的合作精神。今天的社會也更加聯結,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使合作與聯繫更加重要。

 

隨著資訊網絡的發展,惡名可能會遠遠傳播,因此行善和堅守道德更為重要。儒家的仁愛精神實際上是對自我的保護方式,而非犧牲自我。

我們可以在自我與他人之間找到平衡,顧及他人的需求同時保護自己。

 

總結來說,《馬克白》告訴我們三個觀點:首先,欲望本身是正常的;其次,在實現欲望時,應考慮他人的感受;最後,忽略他人只顧自我可能帶來不安全感,因人際聯繫和資訊傳播對你構成威脅。

 

在當今社會,欲望有建設性和破壞性之分。如果你的欲望是建設性的,那麼你可以放心追求,因為這不會對他人造成威脅或損害。

 

 

 

第九講Bonus 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這不是復仇的故事,而是對人類理性的坦誠刻畫。

 

 

諺語說:「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值得探討的切入點是:為何哈姆雷特會猶豫不決?這不僅限於復仇的表面層次。

單獨看待哈姆雷特的復仇故事可能乏味,我們應從更深入的角度理解。莎士比亞如何處理這個不成功或不完美的復仇故事,對於我們有何深遠意義?

 

為瞭解哈姆雷特的行為,關注戲班進宮廷後的情節是關鍵。他們演出的戲劇中,有一幕特別引人注目:一人準備刺殺另一人,舉刀欲行,卻突然停頓半空,久久不動。

通常,有了決定便會立即行動,但此戲中舉刀者卻猶豫不定,顯示意圖與行動之間的複雜關係。這段戲劇展示了一個怎樣的概念?

 

莎士比亞通過《哈姆雷特》深刻探討了意圖與行動之間的距離問題。

哈姆雷特從一開始就懷有復仇的意圖,揮舞著劍,口中誓言要殺敵報仇,但這意圖直到戲劇結尾才得以實現。

對他來說,重要的不僅是行動的結果,也不僅僅是意圖的產生,而是這兩者之間的複雜距離。

 

從意圖到行動的轉變中,隱含著主觀目標、願望或轉化為行動的力量。

若無法立即行動,這中間的距離反映出理性的考量。

哈姆雷特認為單純執行行動並不能正當其道,即使是父親的遺願也需深思熟慮。

 

他必須確保自己的行動是正確的,考慮到許多複雜因素,這就是所謂的理性。

因此,哈姆雷特的思辨不僅在於完成行動,更在於如何正確地實現其意圖。

 

莎士比亞對命運的看法與古希臘宿命觀截然不同,他認為命運可由人掌握,非絕對不變。在他的作品中,尤以四大悲劇顯著。

哈姆雷特這角色獨悟此理,視理性為掌握命運的關鍵,然其時代理性觀念未明晰,導致其行為充滿矛盾。

 

人類共同面對的現實是,因想像力及時間感知力,內心能跨越時間感知命運,體認現在選擇影響未來。

如何做出正確選擇以達理想未來,是我們掌握命運及預測實現之道。雖可努力預測未來,外界與自身限制導致無法完全預測,預測失敗需調整應變。

 

試圖擺脫命運影響可能徒勞,在哈姆雷特悲劇中顯示,即使理性,事不盡人意。莎士比亞作品深刻展現此不確定與命運力量。哈姆雷特展現深刻理性,尤面對父令,不從權威,而透過邏輯推理分析行為後果,展現自主思考。

 

莎士比亞時代的社會價值與現今有所不同。在那個時代,個人的生死和榮辱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視,而殺戮和決鬥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

在這樣的背景下,哈姆雷特裝瘋拒絕遵循命令,展現了他對現實問題的靈活深刻思考。

 

然而,哈姆雷特裝瘋的方式實際上違反了裝瘋的基本原則。裝瘋的基本原則是讓人難以理解,言行反常,並且不應該在公眾場合揭示。

當哈姆雷特面對兩位童年好友時,他更是直接地稱呼他們為“海綿”。這點值得特別注意。這兩位好友曾與他一同長大,但後來被新國王收買,成為監視他的人。

哈姆雷特對他們說:“你們就像是吸收功名利祿的海綿,當國王需要你們吸收的東西時,隨時捏一捏,你們就成了一塊乾巴巴的海綿。”這絕非瘋子的言論。

這些話不像是發瘋的人所說的,更像是智者的諄諄告誡。哈姆雷特的行為似乎是要提醒他的好友們:他們當下所做的是錯誤的!

 

哈姆雷特的理性思考源於他所處的時代和文化背景,就像我們每個人一樣,他根植於一種集體無意識中——基督教。

作為一位中世紀的王子,哈姆雷特實際上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聖經》中有一段話說:“主啊,我請你不要消滅他們的肉體,消滅他們的肉體是無意義的,我請求你引領他們走上正路。”

這反映了“救贖”的概念——通過指出錯誤來刺激良知,讓人幡然醒悟。

 

哈姆雷特的行動可以用“扎心”來形容,他試圖喚醒克勞狄斯及其周圍所有人的良知。

儘管他冒著風險進行這樣的劇作,但我們可以發現,哈姆雷特是一個溫和的人,甚至希望啟動克勞狄斯的良知。

 

因此,他被描述為一個堅定的溫和派。與現代常見的激烈回擊不同,哈姆雷特的方法更像是試圖改變文化趨勢的一種嘗試。

他並不想殺害那些人,而是希望通過喚醒他們的良知和理性來改變他們。

這或許是他的一種理想主義想像,試圖以不同的方式重新定義和塑造文化和政治的風氣,進而帶領整個國家進入新的時代。

這樣理解,哈姆雷特的行動不僅僅是個人的反應,更是一種對社會和文化改變的積極參與和啟發。

 

哈姆雷特的故事不僅僅是一個個體的悲劇,更是對於人類思想演進和社會變革過程的深刻反思。

哈姆雷特的內心深處並不想殺人,但他最終殺人的原因是父親的要求和對父親的同情。

哈姆雷特的思想受到基督教和集體無意識的影響,但他也試圖超越這些束縛,對文化和宗教的傳統觀念進行質疑和反思。

 

哈姆雷特的角色象徵著個人在面對宗教、文化和倫理困境時的內在掙紮和尋求。

他通過自己的思想和行動,挑戰和重新詮釋了當時的道德觀念和文化價值。哈姆雷特的故事也體現了人類在面對道德抉擇和生死意義時的深刻掙紮。

 

哈姆雷特的思想挑戰了當時的社會規範和信仰,這種挑戰甚至使他願意將自己的生命視為一種實驗材料,以實踐自己的理念和探索真理的過程。

哈姆雷特的故事不僅僅是一個個體的命運,更是對於人類思想演進和社會變革過程的深刻反思。

 

哈姆雷特的最終抉擇,單從個人角度或許難以理解。

然而,若想像他在肉身死後重來,帶著前世記憶,他會發現所有的抉擇皆符合他的價值觀及對善惡和理性的探求。他的精神是永恆不變的,貫穿整個故事。

 

在探討未來與時間的穿越時,理性成為一個重要的主題。

《哈姆雷特》中,主角之所以在行動與目的之間保持距離,是因為他選擇了理性之路。

這種理性,能夠使人超越欲望的狹隘視野,避免陷入只追求個人私慾的情境。

金錢雖能滿足需求,但非萬能,這一點正是巴爾紮克小說深刻探討的議題。

 

理性不僅是思維的網狀結構,也是超越時空的力量之一。然而,《星際穿越》則展示了愛如何跨越時間。這種感性的力量,與理性共同作用,對於個人和社會都具有深遠意義。然而,愛若失去理性支撐,則可能帶來傷害和扭曲。

 

在《哈姆雷特》中,主角哈姆雷特的行動雖基於復仇,但始終保持了理性。

然而,儘管如此,他的故事仍以悲劇結束,凸顯了命運無法預測的現實。

這使我們反思,感性的追求與理性的堅持,雖然重要,卻無法保證順利結果。

 

總結來說,《哈姆雷特》通過理性和感性的交織,呈現了深刻的人生觀。無論是面對愛、欲望還是命運,理性都是超越時空的重要工具之一,然而真正的成就卻往往伴隨著深刻的悲劇。

 

1200年前,宗教是核心價值。哈姆雷特曾說:“沒有彼岸,沒有來世。”這成就顯著!

哈姆雷特發現人終將死去是絕對真理,生命為旅程,選擇與姿態顯重要。

生活中選擇、挫折中的態度,影響生命質量。行動和選擇僅擁有。

 

死亡是真理起點,選擇或結果不重,保持狀態為重。

 

人類的本能往往尋求即時的滿足,少有人能像哈姆雷特那樣長遠思考。

回顧一生,我們或許會思考哪種生活方式更值得追求。

第一種方式似乎滿足社會期待,卻僅停留於短暫的欲望滿足,如虛榮和社會地位。

相對而言,第二種選擇需要堅持和理性,追求理想人格。雖然面對當下的誘惑,但這種選擇更考量理性因素。

 

文化和社會敘事往往限制個人的生活選擇,我們似乎不得不順從以獲取安全感和方向感,如同哈姆雷特的行動,看似爽快卻牽引出命運的陰影。

 

這些外在獎勵固然存在,但是否必須爭取?選擇追求,也許同時吸引了命運的陰影。

擺脫束縛,或許需要回歸非常人文主義,由自己決定,不受外界期待束縛。

 

在當代,我們生活在理性和消費主義盛行的時代,習慣用交易的方式看待事物。

生活中這樣的得到通常伴隨損失,尤其在品格、選擇和道德層面。古今故事中不乏描述天使與惡魔的交易,揭示了得與失的不平衡。

 

我一向相信精密計算能最小化損失,但直覺告訴我,每個選擇都是權衡,伴隨得與失的交換。

有些失去我們或許不在乎,有些則顯得格外重要。這樣的權衡是主觀的價值判斷,難以與世界競爭或預測未來。

確定真正在乎的事物,對於最終的得與失評估至關重要,這或許是我們生活的真正意義。

 

人類的良知很難完全消失。失去良知最大的傷害是失去安全感和信任他人的能力,這是巨大的損失。

有些人道德敗壞,卻事業有成,我們不應嫉妒他們,因為他們背負的壓力不為人知。

社交媒體讓人們看到別人的光鮮一面,卻忽略了他們的痛苦,導致我們常覺得自己命苦。

 

在復仇的過程中,雖然哈姆雷特未能達成目標,但他始終在追求成功。

這種成功,並非僅僅是理性的追求,而是一種更深層次的自我超越。

《哈姆雷特》展示了他如何戰勝內心的困擾和外界的束縛,例如文化和宗教所帶來的影響。

他不僅僅是戲劇中的角色,更是象徵著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挑戰和抉擇

哈姆雷特的理性思維和情感控制在他設計宮廷戲劇的過程中得以體現,這不僅僅是為了揭露真相,更是為了掌控局勢和影響他人的良知。他通過觀察、分析和推理展現了超凡的智慧和獨立判斷力,這種能力源於他對自我欲望的深刻理解和控制。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