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託形式可以稍微有,真實的靈魂是必須有的寄託。

寄託形式可以稍微有,真實的靈魂是必須有的寄託。
請記得從心情需求理論層面,去觀察這整件事情,表面形式做的再如何豐富,那僅僅是場面形式感充足,十年之後什麼都不存在了。
場面形式感充足的原因是因為是虛假的形式,所以才容易形式形成浩大的形式,而這些形式沒有真實的靈魂在裡面,只有當時代的舞台才有作用,舞台結束了,經過十年後,才發覺這幾年的努力都是夢幻一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從向「向源頭追問」的思維習慣到「絕對承擔」的行動。

我: 從向「向源頭追問」的思維習慣到「絕對承擔」的行動。   Deepseek : 第一章:現象學還原——穿透表像,抵達本質的思維訓練。 「向源頭追問」的思維,與現象學哲家胡塞爾所提出的「回到事物本身」及「懸置」核心方法高度契合。 即擱置一切先入為主的成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