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讀寫注重吟誦

 國文與英文一樣,都是語言學科,不該只是只用心與眼來學習,須聽說讀寫全而不偏,不僅僅偏向其中一面。
為什麼寫的文章看起來還過得去,讀起來就少有生氣呢?原因沒有在口與耳方面注重吟誦,再三反複念誦,去訂正研究。
吟誦一篇文字,依據對於文字的瞭解與體會,錯綜地使用,高低,強弱,緩急三類組成聲調。
感激疑問句大都該前高後低,命令或驚訝疑問句大都該前後高。
表示意氣激揚的首幾個文字宜加強。表示靜穆嚴肅的文句,句的中部宜加強,表示提高對受者的期望的文句,句的尾部宜加強。
句中含有興高采烈等情味的文字,須得急讀。句中含有謹慎疑惑等情味的文字,須得緩讀。
讀一遍比讀一遍來入調,讀一遍比讀一遍來親切,讀一遍比讀一遍來享受讀誦的美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從向「向源頭追問」的思維習慣到「絕對承擔」的行動。

我: 從向「向源頭追問」的思維習慣到「絕對承擔」的行動。   Deepseek : 第一章:現象學還原——穿透表像,抵達本質的思維訓練。 「向源頭追問」的思維,與現象學哲家胡塞爾所提出的「回到事物本身」及「懸置」核心方法高度契合。 即擱置一切先入為主的成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