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自-新產品開發,我們到底何時做FMEA?-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news/opkb9q5.html
以下文章為摘錄,有興趣者請至原部落格參閱:
「
...
APQP將產品開發分為了五個階段,
包括項目策劃及定義、產品設計開發與驗證,過程設計開發與驗證,產品和過程確認,反饋、評估和糾正措施。
第一階段:項目定義和策劃階段,我們接收客戶的技術資料,、進行概念設計,成本分析可行性分析與研究,這時我們啟動FMEA的計劃,也就是說,在產品開發正式開始之前,我們就應完成FMEA的計劃。同時,我們也應獲得相關文件,
APQP第二階段,產品設計和開發驗證,這時正式進入產品開發階段,在充分了解設計概念,輸入設計任務。
制定了設計目標時,啟動DFMEA。
第一步:根據概念設計,確定分析的範圍及邊界,
第二步:結構分析,進行結構層次分析,
將系統按結構層次分解為系統、子系統、組件及零件,
第三步:功能分析,確定每個層次的功能,將功能與要求分配給各層次的單元,
第四步:失效分析,分析功能的失效,並確定他們的關係,
第五步:風險分析,針對失效制定預防及探測措施,並進行SOD的評分,
這時,所有的預防措施,都是設計的最基本元素,這時,設計規範發布之前應完成DFMEA的分析,也就是從DFMEA的第一步做到第五步。
下一步根據設計規範進行手工樣件製作,
同時,根據DFMEA第五步風險分析的結果,我們要制定預防與探測措施,對手工樣件進行性能試驗,嚴格按DVP試驗大綱進行試驗,強調的是DVP的試驗計劃來自至DFMEA的探測措施,試驗合格後,手工樣件交付給客戶,客戶在整車或系統平台上進行DV試驗,也可能做可靠性試驗,由於手工樣件使用的材料、結構不一樣,可靠性試驗的結果只是參考,這時,我們也可以考慮做軟模樣件進一步驗證。
在不斷的試驗過程中,會發現很多的設計不合理的地方,我們就會修改設計,每一次修改應更新DFMEA,重新進行風險分析,確定是否有新的風險,是否需要增加新的驗證,等所有的驗證試驗合格後,發布正式的設計規範、3D、2D圖紙。別忘記了,在針對高風險的項目採取的預防和探測措施,應進一步跟蹤,包括:
-預防和探測措施,
-責任人
-措施狀態
-採取措施的證據
-重新進行SOD的評估
2、項目計劃中,PFMEA何時啟動,何時完成分析,何時完成優化措施?
第一階段:項目定義和策劃階段,我們接收客戶的技術資料,、進行過程概念設計,這時我們啟動FMEA的計劃,也就是說,
DFMEA和PFMEA應在同一時間段實施,以同時優化產品和過程設計。我們也應獲得相關文件,生產工藝技術規範、圖紙、質量標準等。
這些輸入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要這些文件中獲取PFMEA所屬的主要信息。從圖紙、生產工藝技術規範中獲得生產流程、過程步驟的要求。
APQP第二階段,產品設計和開發驗證,這時正式進入產品開發階段,在充分了解生產概念,啟動PFMEA。當接到在初步的3D、2D圖紙後,完成了工藝路線設計,完成了過程流程圖,將圖紙與技術規範導入到PFMEA的過程步驟的要求中。
APQP第三階段,過程設計開發與驗證,這時,應完成PFMEA的分析,分析人機料法環等變差來源,輸出最終的過程流程圖、平面布置圖,確定了控制計劃,明確了產品特性與過程特性的控制方法,完成了過程設計,在過程最終決策之前,完成PFMEA的分析。
第四階段:產品和過程的確認,這時,應進行試生產,完成工裝、設備、檢具的認可與放行,利用試生產,儘可能發現問題,並進行過程能力與節拍驗證,應更新PFMEA與作業文件,別忘記了,在針對高風險的項目採取的預防和探測措施,也應在PPAP之前完成PFMEA措施。因為是一旦PPAP後,PFMEA的措施沒有完成,這樣直接導致PPAP批準是失效的。
」
引用自-何為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機率危機?-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news/533jzj8.html
以下文章為摘錄,有興趣者請至原部落格參閱:
「
...
‧由於人類自身的弱點(錯誤的思想動機和對個人利益的誤判),我們往往會「主動」選擇忽略一些「灰犀牛」事件,意識不到近在咫尺的危險,沒有及時有效地採取行動。
‧「灰犀牛」事件演進的五個階段
1)否認
2)得過且過
3)判斷:解決方案是對的還是錯的
4)恐慌:災難迫近時的決策
5)行動:頓悟之時
」
引用自-你無法阻止黑天鵝,但可以驅趕灰犀牛-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news/b2g46aj.html
以下文章為摘錄,有興趣者請至原部落格參閱:
「
...
‧得過且過,在企業、政府機構、個人生活和金融領域,這種情況比比皆是。
‧世界上已經發生的大多數事件表明實際危險的到來很少是出其不意的,總是事前發出各種各樣的警示信息,讓人識別,做好防範準備。
‧我們之所以得過且過,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們有一種很神奇的文化思維,即總是認為解決問題的方法總會在最後出現。
例如好萊塢的電影當中,我們以為主人公總是會在可怕的危機中逃出生天。但是生活就是生活,永遠不是電影。
‧早在2010 年,飲食問題就已經成為導致疾病和死亡的最大原因,它的上升速度使它從疾病和死亡的眾多誘因中脫穎而出,把第二名——吸菸——遠遠地甩在了後面。
‧醫藥領域提供的證據證明多吃蔬菜和水果,就會大大降低患上心臟病的風險,降低血壓和膽固醇,很有可能會減小患上癌症的風險。
但是知名心理學家及顧問羅伯特·凱根和莉莎·萊希調查驗證:
七個患有心臟疾病的人中只有一個會聽從來自醫生的警告。
‧我們心裡可能會很清楚,儘可能多地食用蔬菜和水果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很有好處。
‧但是因為非理性化的動機在我們的生活中早已根深蒂固,造成在現有體制下,人們多數時候只著眼於短期的利益和選舉,以犧牲長遠利益(並且極有可能是更大的利益) 為代價, 並且得過且過。
‧我們不僅需要更好的思維方法: 在災難到來之前,即承認災難的存在、合理安排應急步驟和確立最終解決危機的具體方法。
‧我們的生活不僅取決於過往的事件,更取決於我們在事件中的行為,
不僅取決於它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更取決於我們給了它什麼。
是選擇現在就給你的車換機油,還是選擇因為疏於保養維護而換掉發動機?
」
引用自-危機就在眼前,五階段原則告訴你如何才不會被「灰犀牛」踩死-The News Lens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6134
以下文章為摘錄,有興趣者請至原部落格參閱:
「
...
危機就在眼前,五階段原則告訴你如何才不會被「灰犀牛」踩死
文:米歇爾.渥克(Michele Wucker)
‧定義灰犀牛:
我們必須分析問題,設定優先順序,引起眾人的注意,好讓掌權人拿出行動。你如何診斷、怎麼看一個問題,會影響到別人的反應和結果。
‧如果無法一下子推動大改革,可以考慮循序漸進來做。也許,必須暫時在原地踏步,但這麼做是為了前進。
‧如果可能,預先擬定計畫並好好實行。
例如在颶風和龍捲風頻繁的地區,居民從小就在防災演習中知道該怎麼做。最好能創造自動行動觸發反應,以免你的判斷被恐慌影響。
‧待在下風處:儘管威脅仍遠在天邊,最好的領導人已開始採取行動。
而我們通常在問題容易解決時,才比較可能著手。如果問題比較複雜,往往會拖到最後,才會行動,這時通常得付出極高的代價,而且成功率不高。
在風平浪靜、天下太平之時要推動變革必然很困難。在這種情況之下,可先擬定計畫,以防範無可避免的災難,到時候就知道如何採取行動。
‧每一個人都可以看到灰犀牛,然後請求別人一起來設想解決之道,並把思想化為行動。這樣的人敢於和群體的意見抗衡,致力於消滅不良誘因並鼓舞他人。他們似乎有點瘋狂。
‧總之,要有挺身而出的勇氣,願意犧牲,才能推動變革。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