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力量-哲學導論.讀後心得摘要
思想的力量-哲學導論:第六版,
[美]布魯克諾埃爾·莫爾、肯尼士·布魯德著。李宏昀、倪佳譯。
哲學在現今學科中已失去控制力,那麼,現代哲學是什麼?
哲學問題聽起來雖簡單,但其實沒有簡單的答案。
我們常常會碰到一些值得深思的問題,
例如:
為什麼有萬物而不是虛無?
能(所)看到聽到摸到的東西是真實的嗎?
宇宙和生命有沒有初始的目的?還是只是時間與空間的過程而已?
我們的思想是否只是肉體的一部分?
我們的意志是否真得由我們自己思想而得到的?
至高神是否真的存在?
藝術和美的本質被我們感受到是什麼?不被我們感受到到的是什麼?
最初的真理是否能被確知?
道德責任的範圍是什麼?會被當前時代所侷限嗎?
我是一個好人嗎?
國家的合理功能和組織形式又是什麼?
組織分配給個體資源的多少的依據應該看需求、美德,還是其他標準?
政府限制個體自由是否合理?
罰款和監禁可以得到什麼目的?
是否存在政府必須尊重的自然權利?
我們該利己還是利人?
我們為何讓自己去替他人尋找快樂?
世界上一定有因果律嗎?
每一個生命都有其誕生的時刻,也必然會有其結束的那一天嗎?
這些問題不僅是事實,更涉及倫理。
哲學挑戰我們去思考變化的本質和自由意志的根源,而不僅僅是觀察事物。
哲學可不是隨便想想那麼簡單,它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來進行理性思考。
證明過程中的錯誤有時來自前提不正確或無法支持結論,而邏輯學專門研究這些錯誤。
常見的謬誤包括人身攻擊、情感訴求和稻草人論證等。
哲學問題主要分為存在、知識、價值和邏輯四類,每一類都有其獨特的探討角度。
雖然哲學問題聽起來抽象,但探索過程其實充滿樂趣,還能附帶額外價值。哲學訓練可以提升邏輯思維、批判性評估和辨識細微差異的能力,這些技能在需要清晰思維的領域中非常有用。
雇主通常看重有哲學背景的員工,因為他們思維清晰、推理嚴謹且觀察力細緻。
上過哲學課的學生通常具備開放的思維,專注於尋找統一性和合理性的解決方案,這在面對生活挑戰時非常有利。
不過,這些學生有時可能因為不願被傳統觀念束縛,顯得難以適應或合作。
思想的力量-形而上學和認識論:
形而上學與認識論息息相關。形而上學探討存在的本質及屬性,而認識論關注知識的來源、範疇與標準。
當代哲學家在討論形而上學時,會考量人們的理解能力,因此兩者密不可分。
“形而上學”源於“物理學之後”,最初指代“談論自然的書之後的書”,因其主題比《物理學》更為抽象。這一名稱逐漸成為對該書的標準稱呼,專注於存在本質的問題。
泰勒斯突破古希臘神話,自「水」為世界根本元素。雖然現代科學證明不完全正確,但泰勒斯以水的三種狀態解釋自然現象,開創形而上學,奠定科學基礎。
米利都學派哲學家中,阿那克西曼德認為始基是無限原質,引發自然力量;阿那克西美尼斯則主張「氣」是萬物根本,形成變化規律。
畢達哥拉斯學派主張一切皆數,認為數字和諧決定事物有序性。畢達哥拉斯結合數學與哲學,提出基本實體的永恆觀念,對後世影響深遠。
赫拉克利特認為火是萬物本源,變革為唯一實在,主張變化由「邏輯斯」規範,每物含對立面和諧統一,其名言「你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強調變化是實在核心特徵。
巴門尼德則認為存在不可分割、永恆且不變,主張變化不可能存在,質疑運動和變化的可能性。
阿那克薩哥拉引入雅典哲學,區分物質與心靈,認為一切變革源於基本粒子排列,心靈為無物質的純粹力量,主宰宇宙運動與結構。
留基伯和德謨克利特,原子論的創始人,認為一切都是由微小不可分割的原子組成,這些原子不斷運動和組合成我們所見的物體。
他們相信某些物質屬性(如顏色)只是感知上的錯覺,而其他屬性(如重量)是真實存在的。
他們的理論不需要解釋原子的起源,與現代科學有些相似,強調決定論並否認偶然性。
蘇格拉底的方法在於透過質疑來定義知識。他認為知識必須是正確且經得起質疑的信念,即使信念正確也不一定就是知識。
這種方法幫助人們發現錯誤觀點,提升對自己無知的認識,蘇格拉底也因其高超的辯論技巧和原則堅持而聞名。
柏拉圖說,感官中的物體不是真實的,真正的實在是通過理性理解的理念。
他在《理想國》中提到,像圓形和美這些理念存在於理念世界,永恆不變,而具體的事物只是這些理念的影像。研究幾何和算術的人其實是在探索抽象概念,因為他們的研究受限於假設,無法直接觸及根本原理。
他用線喻理論來區分知識和意見,認為只有理性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
柏拉圖則將世界分為不完美的影像世界和完美的理念世界,進入理念世界的途徑是愛,這包括對思想、健康和金錢的追求。
最高的愛是對永恆不變的絕對美的追求,讓人超越可朽的現實,達到不朽。
靈魂有四種狀態:理性、理智、信念和想像,按它們的清晰程度和對象的真理程度排列。
亞里士多德,柏拉圖的學生,對哲學影響大。他提出四因說,說事物有形式和質料,形式決定本質,上帝是宇宙的終極動因。
他不認同柏拉圖的理念論,認為知識來自感覺和推理,直覺也很重要。亞里士多德還是邏輯學的鼻祖,三段論分析讓他名揚四海。
文藝復興時期,古典文化與世俗生活相互激盪,開啟了思想解放的時代。
隨後,19世紀科學逐漸取代宗教,哥白尼提出地球繞太陽運行,帶動科學革命。科學家們如牛頓和伽利略用望遠鏡、顯微鏡等工具,推動機械論,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理解。唯物主義興起,挑戰了傳統宗教觀念。
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建立了現代哲學基礎,霍布斯則認為心理狀態來自物質運動,萊布尼茨創立「單子」理論,洛克主張人類思想如白板,由經驗形成觀念,雖然被貝克萊的「存在即被感知」所批評。
在啟蒙運動時期,雖然法國大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風起雲湧,但整體還算和平,大家的生活水準提升了,自由也多了不少。
休謨覺得所有知識都來自經驗,只是感覺的結果,無法證明物質存在,這對知識的確定性構成挑戰。
康德則反駁他,認為我們可以擁有確定的知識,外部世界的基本特徵來自我們的心靈,雖然我們只能經驗到現象,無法理解本質。
黑格爾認為真理是思想的對象和本身。他的唯心主義看個體心靈為無限思想的工具,而不是世界存在於心靈中。
黑格爾把現實視為協調的思想體系,最終達到“觀念”、“自然”和“精神”的哲學巔峰。
亞瑟·叔本華批評黑格爾的理性主義,認為那是自欺欺人。他主張人類行為多由盲目意志驅動,世界的複雜性使得信任變得珍貴。
他認為逃離意志可以獲得平靜和快樂,特別是在藝術和音樂中。他的觀點對佛洛伊德和尼采影響深遠。
絕對唯心主義對19、20世紀的政治、文學和藝術有深遠影響。馬克思主義、浪漫音樂、存在主義、現象學都受其啟發。存在主義強調個人如何面對荒謬的世界,認為世界本質上非理性,個體在孤立中做出選擇。
哲學家如叔本華、克爾凱郭爾和尼采對黑格爾的唯心主義提出批評。
尼采的權力意志和西方文明衰退思想反映在卡夫卡的《變形記》中,展示了人物在荒誕中的掙扎。
阿爾貝·加繆來自阿爾及利亞,曾參加反抗納粹的法國軍隊。他見證了戰爭的苦痛,認為人生的核心問題在於面對現實的荒謬。
加繆主張,我們的世界充滿不透明與暴力,許多人沉浸在虛假的希望中,卻忽略了真實的需求。
他用西西弗推石的比喻形容生活,說明雖然努力無止境,但意義卻難以獲得。他反對自殺,鼓勵人們在荒謬的世界中尋找短暫的愛與滿足,並批評現代社會的冷漠與暴力,提倡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反抗不公。
保羅·薩特認為,上帝不存在,所以我們沒有固定的本質,需要自己定義自己。他說「存在先於本質」,意思是我們的選擇和意識決定了我們的未來。雖然選擇有時會很困難,但這是創造意義的唯一方式。
他反對康德的先驗道德律,主張行動才決定道德,真正的自我來自真實的選擇。
現象學由胡塞爾創立,專注於意識經驗中的本質結構,主張這些結構獨立於科學假設。
與存在主義不同,現象學不僅影響哲學,還對神學和社會科學等領域有深遠影響。胡塞爾提倡無預設地研究現象,揭示純粹意識中的意義。
海德格爾受胡塞爾啟發,但質疑現象學,認為存在比現象更根本,批評邏輯學將存在簡化為“對象”,對人類的自以為是表示擔憂。他強調要回到存在的本質,認為這是克服文化和社會困境的關鍵,並主張通過直面向死亡來找到真正活在世界所需的真理。
尼采在《這個人》中質疑了無私動機和他人的愛。
在20世紀末,歐洲哲學家對正確與錯誤、語言本質及自我理解提出了質疑,認為西方形而上學體系建立了絕對真理觀。
尤根·哈貝馬斯認為,實證科學不適合人文研究,他主張應該從歷史和解釋的角度來理解人類經驗,並透過「解放知識」揭示意識形態的社會影響。他推崇自由表達和理性對話,期望推動社會變革。
而福柯對哲學和科學的真理持懷疑態度,認為科學「真理」只是一種新的敘述,並非絕對真實。
他指出,像18世紀的醫學將疾病視為身體缺陷的觀點,其實是社會話語的一部分,並關注權力在具體實踐中的運作。
結構主義與解構主義關注語言和文化的深層結構。索緒爾研究語言系統的內部規則,列維-斯特勞斯則應用於人類學,探討文化中的基本結構。
德里達質疑意義的穩定性,認為意義是動態且無窮的,挑戰語言的固定性。
他主張,傳統形而上學觀念依賴於穩定中心,這種中心在解構中瓦解,使意義成為語言系統內部的遊戲。
德勒茲主張「多樣性」,批評柏拉圖的統一觀點,提倡以「塊莖」模型取代樹狀模型,強調事物的水準擴展與多樣性,挑戰傳統抽象實體觀念。
巴迪烏覺得德勒茲把多樣性當作獨特的整體不夠真實,他說「無限」是一個抽象得難以想像的概念。他主張數學對無限的研究應該被重新思考,認為事件是挑戰我們信念的稀有時刻。
理查·羅蒂懷疑哲學能否找到「真理」,他認為最棒的文學能夠創造有意義的生活。
雖然某些哲學作品可能達到這個標準,但哲學本身無法拓展生活的可能性。
他提倡政治自由主義和個人創造,批評「真理」觀念為虛構,認為文化標準的相對性決定了對真理的認識。
思想的力量-實用主義與分析哲學:
實用主義認為真理因時間、地點和意圖而異,皮爾斯強調觀念的實際效果,詹姆士注重觀念的實用性,杜威則看重思維作為解決問題的工具,批評形而上學對永恆真理的追求。
分析哲學簡化複雜命題,伯特蘭·羅素主張邏輯主義,認為數學應由邏輯定義,弗雷格則設計了清晰的邏輯語言。
20世紀初,維也納小組的邏輯實證主義者提倡邏輯澄清,認為形而上學無意義。
維特根斯坦在《邏輯哲學論》中提出圖像理論,並在《哲學研究》中認為語言意義依賴使用情境,批評早期理論。
心靈哲學探討意識與心靈的本質,二元論主張心靈與物理世界不同,而物理主義則挑戰此觀點,提出行為主義、同一性理論和功能主義等不同理論。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接受各種建議,但並非所有建議都有益。
道德哲學(倫理學)探討道德判斷的本質,包括美德、正義及道德上的正確與錯誤等問題。
哲學家們關注的核心問題是:哪些道德判斷是正確的?道德標準的根據是什麼?
此外,哲學對實際生活有意義,尤其在面對人生的終極問題時,我們需要清晰的理解“美好人生”的內涵。
懷疑論、相對主義與主觀主義是三種重要的道德觀,哲學初學者常會接受其中一種或多種。
懷疑論倫理學主張我們對道德一無所知,無法確定道德標準的存在或其內容。這不等於認為所有行為皆可接受,而是強調對道德的知識本質上的懷疑。
描述性相對主義認為道德標準因文化而異,但這只是描述不同文化中的信念,並未對何為道德正確或錯誤作出實質說明。
文化相對主義則認為某文化中的道德標準對該文化成員來說就是正確的,這使得文化相對主義常被誤用於推廣接受不同文化的行為,但這與其本身的觀點可能矛盾。
個體相對主義主張對與錯取決於個人的信念,這種主觀主義觀點使得每個人的行為在其視角下無錯誤。
利己主義則分為描述性和規範性兩種,前者認為人們自然將自身利益置於首位,後者則主張這是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對於規範性利己主義,有哲學家指出,勸導他人自私行為的建議是徒然的,因為這與利己主義的核心原則矛盾。
快樂主義分兩派:心理學快樂主義認為我們渴望的是快樂,倫理學快樂主義則主張我們應該追求快樂。
雖然心理學觀點聽起來不錯,但我們也重視健康和友誼。倫理學快樂主義又分為利己主義,關注個人快樂,和普遍主義,重視多數人的快樂。
功利主義面臨的問題是為何要替他人尋找快樂,一個常見的回答是,幫助別人實際上也能讓自己快樂。
最後,當代道德哲學家討論了五種主要的倫理學框架:
神意倫理學(以神的旨意為準則)、結果主義(以行為結果為準)、義務倫理學(以道德義務為準)、德性倫理學(以德性為準)及相對主義(以文化或社會為準)。這些框架涵蓋了道德決策的主要理論。
倫理學在研究道德時,經常碰上政治問題。
例如:
消費品分配應該看需求、美德,還是其他標準?
政府限制自由是否合理?
罰款和監禁有什麼目的?
是否存在政府必須尊重的自然權利?
這些都涉及政治道德,政治哲學正是探討這些問題,尋找最優政治形式和國家結構的學問。
思想的力量-道德哲學與政治哲學: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把理想國家比作人的靈魂,分為欲望、衝動和理智三部分。匠人對應欲望,士兵對應衝動,統治者對應理智。
理想國由受過高等教育的哲學王治理,國有財產,國家健康依賴理性統治。他列出五種政制,從最好的貴族政制到最差的暴君政制,認為暴君政制最終會自毀。
亞里士多德把國家當成有機體,說它的目標是讓公民過上好日子。
他覺得不同的國家形式適合不同的環境,每種形式都有可能好或壞。他也提到,政治權力常常由特定階層控制,底層人民想要平等,可能會引發革命。
雖然他對平等的看法不太認同,認為人類在自由和公民身份上不平等,但他的自然法觀念對政治哲學影響深遠,被認為是自然法政治理論的奠基者。
霍布斯活在動蕩的時代,他認為和平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他不同於奧古斯丁和阿奎那,他把自然法看成是理性和自我保護的原則,和宗教道德無關。
霍布斯主張,人們的契約需要強制力來保證,否則沒意義。他提議,為了自己的福祉,我們應把權力交給一個“利維坦”式的至高統治者,確保和平與安全。
霍布斯的契約論也為國家和法律的基礎鋪路,強調國家的合法性來自人民的同意,而非上帝的意志。
洛克在專制政權下提了不同的契約論觀點。他在《政府論》中支持反抗權利,給1688年光榮革命提供了理論依據。
他認為,國家的合法性來自公民的社會契約,重點是保護自然權利,包括生存、財產和自由。他主張,財產權不可剝奪,政府的唯一任務是保護這些權利。
如果政府背離了信任,革命是正當的。這些觀點深刻影響了美國的政治制度。
在霍布斯和洛克看來,人類在組織完備的國家中生活優於“自然狀態”。
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中,盧梭說人類原本是純樸善良、自由自在的,但私有財產破壞了這種自由。
他批評文明社會讓人們受苦,只為了少數人利益。他認為,真正的國家應由社會契約建立,大家得放棄部分自由,法律要反映公意,這才是理想的國家。
盧梭還認為,公意是多數人的投票結果,公民有權終止契約和廢除官員,這為革命提供了理論基礎。
然而,他的觀點也被批評可能為極權主義提供了哲學支援,尤其是他主張個人應將所有權利讓渡給共同體。
《獨立宣言》強調“人人生而平等”,主張每個人擁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支持人民改組或廢除違反基本權利的政府。
雖然《美國憲法》最初未提自然法,但1791年《權利法案》對聯邦政府施加了自然法限制,保障基本權利。1803年馬伯裡訴麥迪遜案確立了最高法院的憲法解釋權,1869年第十四次憲法修正案將此擴展至州政府。
19世紀的自由主義主張應保護他人免受傷害,而功利主義則認為行為的正當性取決於其所帶來的幸福。
哈麗特·泰勒強調了寬容的重要性,這對穆勒的自由觀有深遠影響。
穆勒認為,自由應該最大化,但僅在其不妨礙他人自由的情況下才可受到限制。
有時,自然權利被視為次要,認為忽略自然權利可能更能促進整體幸福。
黑格爾認為,人類行為是生成過程,真正自由需超越動物欲望,追求普遍承認。
人類的欲望源自對未來對象的渴望,這推動生成過程,通過努力實現自我超越,最終達到真正自由。
奴隸的勞作轉化自然,獲得自由,進而比主人更高。歷史進步體現於“神一人”的實現,延續斯賓諾莎的自然與上帝合一思想。
馬克思不僅提倡社會改革,更主張徹底改造社會。
他的名言“哲學家們僅僅試圖理解世界,而重要的是改變世界”體現了他對自身工作的定位。
他認為理解不是絕對真理,而是對社會和政治狀況的描述。
他設想的理想社會中沒有經濟階級差別,人們能夠自由發展身體和精神能力,異化現象降到最低。
馬克思認為,生產方式決定生產關係,歷史是生產方式與社會關係互動的過程。
私有制引發階級對立,隨著生產力進步和社會矛盾加劇,革命成為必然。
資本主義的矛盾在於生產社會化但所有制非社會化,造成工人被剝削、財富集中。
馬克思預測,資本主義必將滅亡,取而代之的是無階級社會。
古典自由主義和馬克思主義都源於啟蒙時代,對未來的自由與幸福持樂觀態度。
自由主義者相信憲法民主和市場經濟能促進幸福,主張逐步改良和福利措施。
而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實現理想,認為資本主義的根本問題無法通過改良解決。
兩者在國家角色、法律與團體利益、人性與歷史、商品價值及資本主義剝削的改良上有不同看法。
當代的道德與政治哲學探討道德規範是否為宇宙本質的一部分,類似幾何學的公理。
W.D.羅素認為善惡只是人們對事物的看法,莎士比亞也認為善惡由人類思想決定。
現代倫理學從G.E.摩爾的理論開始發展,他提出“善的本質”作為倫理學的核心,認為道德上正確的行為是產生最大善的行為。
摩爾強調善是非復合且非自然的,無法進一步分析或定義,並與功利主義的觀點相違。
當代倫理學更多地關注摩爾的“元倫理學”觀點,這是哲學中較新的討論領域。
規範倫理學與元倫理學探討道德價值判斷,即判斷何為善或惡、對或錯。
規範倫理學致力於辯護或批判道德標準,而元倫理學則關注道德判斷的來源、正當性和意義,並不涉及具體的道德判斷。
哲學家摩爾認為善性是非自然且無法定義的屬性,這一觀點對當代倫理哲學有重要影響。
摩爾主張善性與自然屬性不同,因此將善性等同於自然屬性是錯誤的。
W.D. 羅斯在《正確與善》中探討“正確”、“善”及“道德上的善”三大概念。
他批判摩爾的觀點,認為行為的正確性不僅取決於善的數量,還包括履行如信守承諾等顯見義務。
羅斯認為這些義務如數學公理般自明,類似於康得的義務倫理學。
情緒主義與功利主義在道德判斷上存在根本分歧。
功利主義依據行為產生的幸福量定義道德正確性,視之為事實判斷。
相對而言,摩爾和羅斯認為道德判斷無法僅由幸福或其他自然屬性定義,且它們描述的是非經驗性的事實。
情緒主義者,如C.L.史蒂文生,則認為道德判斷僅是個人態度的表達,並無事實意義。
分析哲學對情緒主義的拒絕與經驗標準的出現密切相關,哲學家們開始關注具體倫理問題,如性道德、生物醫藥倫理等。
近年來,環境倫理學成為應用倫理學的重要領域,關注生態危機的根源和道德身份的問題。
探討生態危機的根源,主要集中於兩方面:
一是其學術根源,諸如人類中心主義、家長制壓迫女性與自然、或特權集團的權力主義社會結構。
二是道德身份問題,涉及非人類動物、植物及整體生態系統是否擁有權利與內在價值,以及這些權利的性質或特徵,例如是否需具備感覺能力或生命。
在20世紀,道德哲學領域中,《正義論》無疑是最具影響力的著作之一,由哈佛大學教授約翰·羅爾斯所著。
羅爾斯的理論以自由主義為基礎,但對功利主義不滿意,所以他重新構思了社會契約論。
他想建立一套公平的正義原則,這些原則能夠指導社會、政治和經濟機構的運作。
他提出了兩個關鍵原則:首先,每個人都應享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其次,社會和經濟的不平等必須對每個人都有好處,並且所有的地位和職位對每個人都應該是開放的。
他還強調,選擇這些原則時要站在“無知之幕”後面,也就是不知道他人的具體情況,以確保選擇過程公平,避免因個人情況影響正義決策。
在其著作《政治自由主義》中,羅爾斯進一步探討了如何在多元民主社會中實現其正義觀念。
他認為,儘管社會中存在多種宗教和哲學觀點,但其正義原則依然是政治合作的最佳基礎。
在分析哲學家的著作中,《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無疑與《正義論》一樣廣受關注。
由羅伯特·諾齊克於1974年出版的這本書引發了比羅爾斯的《正義論》更複雜的反響。
諾齊克探討了政治國家的存在必要性,並提出了以下三點觀點:
1. 最弱意義上的國家只需保護個人免受暴力、盜竊、欺詐等侵害,這樣的國家是正當的。
2. 超出這一範圍的國家則侵犯個人權利,因此是不正當的。
3. 最弱意義的國家不僅正當,還是令人振奮的。
諾齊克挑戰了「任何國家都會侵犯個人權利」的觀點,他認為最基本的國家可以不侵犯自然權利地成立。
他在書中用「看不見的手」理論支持這個看法。
後半部,他辯護「守夜人」式國家,說超出保護公民的權力就是不合法的,因為它侵犯個人財產。他認為,正義在於每個人對自己財產的控制,而不是透過再分配追求某種社會目標。
他還挑戰了動物的道德地位,主張它們應該受到和人類一樣的道德約束。
批評者認為,諾齊克的理論忽略了社群對個人自由的優先性。
他們主要來自社群主義者(如桑德爾、沃爾澤和麥金太爾),主張社會共同體的善應該優先於個人自由。
桑德爾認為,人的自我不僅包括個體,還包括家庭、族群及國家,這些共同的目標和價值觀應被重視。沃爾澤則反對厚重的道德論證,提倡抽象、普遍的薄道德論證,認為正義應符合社會的普遍認同,而非特定文化觀點。
戰爭的正義性是倫理學中的重要問題。奥古斯丁和阿奎那提出,正義的戰爭需具備三個條件:
戰局必須有合法指揮者、正義理由及正當意圖。
邁克爾·沃爾澤在《正義與非正義戰爭》中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他認為,國家的權利源於個人權利的集中,國家對軍事侵略的反抗是正義的,而非民主政府亦可擁有此權利。
阿拉斯戴爾·麥金太爾在《德性之後》裡重新點燃了德性倫理學的火花,挑戰了功利主義和康得倫理學的霸主地位。
他主張,德性像勇氣和同情這些特質,比起單純的行為規範更能影響一個人的生活。
他強調,瞭解一個人的道德行為,得從其整個生活故事來看,並且德性是實現個人潛能的關鍵,不僅僅是遵循外在準則。德性不僅維繫了行為的內在善,也讓整個道德傳統有了歷史背景。
赫伯特·馬爾庫塞在《單向度的人》中批評說,現代資本主義下的工人被消費主義和廣告控制了。雖然有汽車和高保真音響讓工人們感覺滿足,但這些需求其實是被塑造出來的。
即使資本主義讓人享受便利,階級差異依然存在,工人們反而成了維持現狀的力量,不再是改變的推動者。
馬爾庫塞指出,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工人喪失了自主思考和創造力,被同化為維持現狀的力量。
藝術、哲學和科學也因而失去了批判性,被同化進消費社會,形成了虛假的需求,並削弱了批判能力和創造力。
安·蘭德(原名艾麗莎·羅森堡),以《源泉》和《阿特拉斯聳聳肩》聞名,她創立了基於亞里士多德的客觀主義哲學。她主張明確的道德規範,反對大眾無知,認為同情只是軟弱的表現。
蘭德相信,進步來自傑出人物,支持自由資本主義,提倡最小政府干預,認為創造財富是道德的一部分,國家應只保護個人權利。
古典自由主義重視理性、個人自由和市場經濟,主張政府僅限於維護和平和財產權。當代自由主義者支持政府在經濟事務中的介入,以促進平等機會和環保,同時反對軍國主義和審查制度。
保守主義最初是對法國大革命的反應,主張保留傳統,反對大規模改革。現代美國保守主義者支持自由市場經濟和有限政府,並認為限制政府權力有助於保護個人自由。
共產主義主張通過革命實現無產階級專政,並將基本財富歸共同體所有。社會主義與小範圍的共產主義基本一致,亦提倡經濟共同體。
資本主義是一種經濟制度,其中生產和分配條件主要由個人和法人私有,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對立面。
法西斯主義是二戰前義大利墨索里尼政府推崇的極權主義,強調國家和精英的絕對優先地位。今天,“法西斯主義”泛指任何極權主義政治制度。
民主社會主義在西歐流行,通過民主選舉產生政府,但商業不國有,政府可適度幹預,並提供社會保障。雖然世界政治不斷變化,但個人自由和民主制政府的重視度仍在上升。
思想的力量-宗教哲學 - 理性與信仰:
聖托瑪斯·阿奎那在安瑟倫去世後150年,從基督教角度重新詮釋了亞裡士多德的哲學。
他認為光憑“上帝”這個詞無法證明上帝存在,必須從自然現象中看出上帝作為初因的必要性。
阿奎那提出了五種證明上帝存在的方法:宇宙運動證明、因果關係證明、必要存在證明、完美性證明和設計證明。他認為神學和哲學可以和諧共處,前者基於啟示,後者基於經驗。
笛卡兒的上帝存在證明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是本體論,他說上帝的概念太完美,必然存在。第二種是宇宙論,存在的東西都得有原因,只有上帝能解釋自己為什麼存在。第三種則認為完美的東西必然包含存在本身,所以上帝必然存在。
雖然這些證明有些爭議,但它們在宗教哲學中還是很有影響力,讓我們更深思無限存在者的概念。
萊布尼茨用“充足理由原則”證明上帝存在,認為一切都有原因,而上帝就是終極原因。
他看世界時主張從整體看待世界的完美,而非僅僅關注惡,認為惡的存在是為了實現更高的善。不過,伏爾泰在《老實人》中對這種樂觀態度提出了批評,認為世界其實充滿了不公。
休謨批評那些用類比推理來證明上帝存在的說法。
他認為,世界的缺陷不能直接推斷出上帝的不完美,世界的智慧也不等於上帝的智慧。
他覺得把世界比作我們的創作不合適,因為我們的智慧也只是宇宙的一部分。即使把宇宙當作一件工藝品,也不能保證創造過程相似。
最後,他質疑「必然存在者」這個概念,認為神與無神之爭其實只是詞語上的分歧。
康德在宗教哲學上的貢獻,跟他在認識論和倫理學的成就一樣重要。
他批評了三種傳統的上帝存在證明:本體論證明說存在是上帝的本質,但康得認為存在不是本質,不能用來證明上帝;宇宙論證明依賴本體論證明,無法超越經驗世界;目的論證明只證明瞭自然中的設計師,而不是創造者。
儘管如此,康德仍信仰上帝,認為假設上帝存在對道德信仰很重要,因為只有這樣,美德才能得到幸福的回報。
尼采說「上帝死了」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說我們不再靠傳統宗教或理性來解釋宇宙。
他覺得現代人太依賴宗教和科學,反而失去了自由,變成了道德的奴隸。
尼采提倡以「超人」為基礎的新道德觀,讓生活變成藝術,無論是快樂還是痛苦。
20世紀的存在主義者像薩特也接受了這個觀點,而佛洛德則警告宗教可能妨礙理性,建議我們要保持清晰的思維和積極的行動。
詹姆斯說,意志能影響信念,就算證據不足,我們也可能因情感而接受某些觀點。
他把理性思考分成「相信真理」和「避免錯誤」,有人會偏重避免錯誤而忽略真理。
他覺得,在無法證明的信仰面前,相信可能的真實比避錯更重要,因為不信就失去了好處。他的實用主義提到,當理性無法決斷時,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觀點更為實際,比如自由意志的看法。
20世紀20年代末,維也納的石裡克等人提出邏輯實證主義,認為只有能被經驗驗證的命題才有意義,否則就是廢話。他們甚至覺得形而上學和倫理學也沒意義。
卡爾納普還直言一切哲學問題都無關緊要。不過,連「可證實原則」本身都難以證實,像物理規律或「上帝存在」這類問題還是值得討論的。
思想的力量-東方思想家:
印度哲學和宗教緊密相連,印度教和佛教是其中兩大主要流派。
印度教沒有單一創始人,源於古老的印度,是多種信仰的結合,其核心經典《吠陀經》影響深遠。
印度教有三大流派:崇拜濕婆的濕婆教、崇拜沙克蒂的沙克蒂教和崇拜毗濕奴的毗濕奴教,而佛陀被視為毗濕奴的化身。
印度哲學探討的重點是布拉曼(宇宙的終極原則)與個體靈魂的關係。
根據《奧義書》,這兩者是同一的。商凱拉覺得現實是虛幻的,羅摩奴阜認為靈魂和世界都是真的,而摩陀婆認為靈魂獨立存在。
印度教認為人的一生是為了達到解脫,最終融入更高的靈魂層次中。
20世紀的泰戈爾、阿羅頻多和甘地在這些智慧上有所發展,泰戈爾用詩表達對自由的追求,阿羅頻多提升靈魂意識,甘地則推動社會改革。
佛教由印度王子悉達多·喬達摩創立,後稱佛陀,意為「覺悟者」。
其核心在於解答痛苦根源,並通過“四聖諦”與“八正道”來消除痛苦。
佛陀指出,痛苦源於世界的無常和業的影響,而無知和私欲是痛苦的直接原因。修行者需克服這些障礙,通過自我克制達到涅槃。
佛教與西方哲學思想之間的交流,尤其是在痛苦問題上,佛教與斯多葛派的類比顯得複雜。
最早受佛教影響的西方哲學家是叔本華,他認為人生是非理性的,只有克服自我與欲望,才能獲得安寧幸福。
隨後,更多東方思想通過印度和日本的修行者進入西方,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西元520年,僧人菩提達摩將佛教引入中國,並與道家、儒家思想融合。
伊斯蘭哲學起源於8世紀,融合穆罕默德、《古蘭經》及神學思想,並受新柏拉圖主義和亞里士多德影響。
9世紀,大量希臘典籍被翻譯。
阿爾·肯迪引入亞里士多德和新柏拉圖主義,提出流溢說;阿爾法拉比結合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觀點;阿維森納認為神是必然存在,世界由神流溢而出。阿威羅伊提出宗教與哲學真理分離,蘇菲主義強調靈性頓悟和與神合一,對西方思想影響深遠。
孔子與老子的會面故事展現了儒道思想的根本差異。
孔子崇尚古代英雄,希望通過直接行動改良社會;老子則認為這種做法註定失敗,主張謙卑地理解“道”並順應自然的秩序。
老子認為人應該涵養心靈的寧靜與和諧,摒棄個人私欲,柔軟順從地對待世界,如水一般澤及萬物。
他強調無為而治,避免過多幹預,認為智慧的統治者只做必要之事,保持心靈冷靜無欲,國家自然長治久安。
老子提倡的生活方式是簡樸、寧靜、柔順、無私和堅韌,他認為這樣的生活本身即是寶貴的,並不指望能迅速實現。他只是為願意聽從者提供一種更高尚的生活願景。
孔子十五歲立下志向,以古賢為榜樣,致力於實踐知識改善生活。他認為人性可透過學習和服務完善,智慧是努力獲得的。他提倡中庸,主張避免極端,強調和諧共處。
孔子還認為宗教儀式對國家重要,聖人應以身作則,通過學習實現思想與行動一致,提供公正的服務。他的思想對中國影響深遠。
莊子接續了老子的道家思想,主張順應自然,少幹預。他覺得很多人被權力和財富困住,無法真正放鬆,因為他們不瞭解世界的運行。
莊子認為,智慧者應該默默地讓事物按自然法則展開,不強求改變。他的政治觀點和老子類似,提倡智慧的統治者應保持內在和諧,不刻意作為。
莊子的「齊物」思想認為生死、美醜等對立本質上是平等的,統一於「道」中。他警惕「有用」事物的危險,提倡「無用」的事物能更好地享受自然。
孟子,儒家思想的明星,認為人性本善,雖然環境會影響,但每個人都能回到本善的狀態。他提倡透過自我反省和完善來培養善性,並為社會作出貢獻。
孟子認為苦難讓人變得卓越,真正的快樂來自於生活的安定與社會貢獻,而不是權力和野心。
他批評統治者的漠視,主張仁慈和溫和的治理,和霍布斯的「人性本惡」正好相反,強調仁慈的統治能喚醒人性中的善。
荀子是個兼具理性與現實的哲學家,他認為人性本惡,得靠教育和道德來改進。他主張透過學習古聖賢的智慧來領悟仁義。
荀子還認為國家會因追求利益迷失自我,因此統治者需有道德原則以重建和諧。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