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美」 【美】戴維·邁爾斯 _第十一版讀後心得摘要
優秀的教科書需兩大要素:吸引人的主題與文采斐然的作者。邁爾斯的《社會心理學》就是這樣的範例。
社會心理學在二戰後興起,反映人類行為的矛盾與複雜。戰爭使人們認識到,即使是善良之人,於特定社會環境中也會展現殘酷行為。
納粹分子在聽音樂、讀哲學時卻進行殘暴行為。社會心理學家反思此類暴行,從民權運動、全球化到網路革命,人類歷經巨大變遷,使社會心理學愈顯重要。
雖然社會心理學歷史僅百年,但已取得豐碩成果。它探索愛恨、信念幻想、從眾獨立等領域,解答了行為支配、互相傷害或幫助的原因,以及社會衝突的成因與解決方法。
編寫此書旨在結合科學與人文,揭示重要社會現象,激發學生思考並連結理論與實際。社會心理學在拓展視野和理解社會力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簡要目錄:
第1章社會心理學導論
第一編社會思維
第2章社會中的自我
第3章社會信念和判斷
第4章態度和行為
第二編社會影響
第5章基因、文化與性別
第6章從眾和服從
第7章說服
第8章群體影響
第三編社會關係
第9章偏見:不喜歡他人
第10章攻擊:傷害他人
第11章吸引與親密:喜歡他人與愛他人
第12章幫助行為
第13章衝突與和解
第四編應用社會心理學
第14章社會心理學在臨床領域中的應用
第15章社會心理學在司法領域中的應用
第16章社會心理學與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界定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探討周圍情境如何影響個體行為,尤其是人們如何看待、影響他人及彼此間的互動。
社會思維:我們如何知覺自我和他人、信念、判斷依據、態度來源。社會影響:文化、從眾壓力、說服、群體影響。社會關係:偏見、攻擊、吸引力、親密關係、幫助他人。
眾多研究和理論均可歸納為幾個核心觀點。社會心理學的重要觀點包括:解釋行為並歸因的衝動,使其變得可預見和有秩序。
然而,不同的人對相似情境可能有不同反應,這取決於他們的認知和解讀方式。比如,對朋友的無禮反應取決於我們對無禮的歸因,可能引發憤怒或同情。
社會心理學的重要觀點:
1.我們建構社會現實,我們快速而準確地解釋他人行為和自我形象。客觀現實固然存在,但我們觀察客觀現實時常帶著各自的信念與價值觀的眼鏡。
2.社會直覺通常強而有力,但有時危險。
3.態度影響行為,同時也被行為塑造。
4.社會影響塑造行為。
5.性格傾向影響行為。
6.社會行為同樣是物性行為。
7.對他人的感受和行動有時積極,有時消極。
作為社會性動物,我們對環境反應敏感,有時社會情境會迫使我們改變態度,甚至使我們盲從或屈從殘暴。文化定義了我們的環境標準,如機智、坦誠和著裝。
人類的自我思考適應性受外界社會力量及成年後性格變化影響,進而影響我們的態度和行為。進化心理學家研究自然選擇如何在求偶、交配、關愛等方面預設我們的行為和反應。他們探索每個心理事件(思想、情感、行為)伴隨的生理反應,以瞭解社會行為的神經生物基礎。
專業諮詢師的建議有兩種:一是強調個人價值觀,二是重視集體利益,許多人未察覺這一點的分別,盲從專業諮詢的意見。在心理健康及生活建議中,隱含著我們的價值觀及心理標籤。科學解釋即使停留在現象層面,仍受信念影響。需不同偏見的研究者進行科學分析,以清洗觀察世界的鏡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歷“後見之明”現象,誤以為自己早已知道事物的原因,並可能記錯自己先前的觀點。這種錯誤預測和記憶共同導致後見之明偏差(即“我早就知道”現象)。
你可以自己做個實驗來證明「人會解釋支持的事物」這一現象。找一組人,將他們分為兩組,並告知不同的心理學發現,詢問他們解釋和是否讚成。三五年後再告知相反結論,他們仍會認同當時的新說法。
哪邊的正確?
是“有備無患”正確 還是“船到橋頭自然直”正確。
是“當機立斷”正確 還是“三思而後行”正確。
是 “速戰速決”正確 還是“欲速則不達”正確。
是“恐懼比愛強大”正確 還是“愛比恐懼強大”正確。
是“天命難違”正確 還是“人定勝天”正確。
是“人改變環境”正確 還是“環境改變人”正確。
是 “眾志成城”正確 還是“三個和尚沒水喝”正確。
焦點效應與透明度錯覺揭示我們高估他人對我們的關注程度。焦點效應指人們過度覺得自己是注意力中心。例如,40%的學生以為他們衣服上的字會被注意,實際上只有10%的同學注意到了。即使穿著尷尬T恤,僅23%的觀察者留意,遠低於學生預期的一半。情緒上也是如此,我們認為他人會注意到我們的情緒,但實際上注意者遠少於我們預期。
例如,不小心按到圖書館的警鈴或冒犯他人,我們會覺得所有人都在注意自己,但實際上這些失誤很少被記住。焦點效應和透明度錯覺顯示自我認知與社會互動的複雜性。我們通過與他人比較來判斷自己,例如,中學優等生進入名校後,因為和其他尖子生比較而感到自尊受挑戰。
我們的生活圍繞社會比較展開:看別人不漂亮時覺得自己美麗,別人顯得笨拙時自認聰明。這種比較心態也會帶來煩惱。當人們的財富或地位提升時,會提高對自身成就的評價標準,通常會向更成功的人看齊。
查爾斯·庫利的“鏡像自我”概念指出,我們透過他人的眼光看待自己,喬治·米德則指出我們受到的是想像中的他人看法。這導致我們高估他人的讚美,膨脹自我形象。
人們往往錯估未來的情緒強度和持續時間,這種偏差可能導致輕率的決策和消費。維護自尊對個體和關係至關重要,但自戀者常缺乏對他人的關懷。
高自尊者重視個人成功和人際關係,而自戀者的自我為中心行為常引發人際緊張。
低自尊者易面臨焦慮、孤獨和飲食障礙。他們對他人持負面看法,常覺伴侶不愛自己,且面對批評或拒絕時感到不滿。相反,安全型自尊者因內在特質而感到良好,處於健康狀態。研究顯示,自尊依賴外部因素的人更脆弱,面臨更多壓力和衝突。
克羅克及其同事指出,追求外在自尊忽視了真正提升生活品質的事物。長期來看,這種追求無法滿足深層需求。克裡斯汀·夫建議,以自我同情取代比較,善待自己如印第安語所言:真正的卓越是超越以前的自己。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論指出,對自己能力的信念能帶來回報。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更有韌性,焦慮和抑鬱較少,學業成就更高,工作更具生產力。利維的實驗發現,積極詞語能提高老年人記憶效能。自我效能感取決於對結果的控制,例如,感覺自己是合格司機但認為醉酒駕駛危險。自我效能與自尊不同,前者是相信自己能做某事,後者是喜歡自己。家長應多用“我知道你能行”來建立自我效能,而非僅僅說“你很棒”。
控制點量表測量一個人的控制感,內控型的人在學校和工作中表現更佳,更成功戒煙,並更滿意生活。積極思維和自我效能雖有局限,但能帶來巨大好處。過度強調積極思維可能忽略現實問題,如貧困和病痛依然存在。虛假普遍性源於從有限樣本得出的結論,自我服務偏差則是處理和記憶個人資訊的副產品。自我服務偏差表現在自我服務歸因、自我恭維、盲目樂觀及失敗的虛假普遍性。
自我服務偏差的例子包括:
- 成功歸因於能力和努力:“我的歷史課得A,因為我用功學習。”
- 失敗歸因於運氣和外在因素:“社會學得D,因為考試不公平。”
- 與他人相比,認為自己更好:“我比姐姐對父母更好。”
- 樂觀主義:“即使50%的婚姻失敗,我仍相信我的婚姻會持久幸福。”
- 虛假的普遍性和獨特性:“我知道大多數人和我一樣,相信全球變暖會威脅我們的未來。”
展現自己以給人留下好印象是一件微妙的事。
當人們表露自己時,可能會進行自我妨礙行為,如接受人工日光浴、無衛生保證的穿孔或紋身,或因同伴壓力吸煙、喝酒、吸毒。
當自我恭維被揭穿,人們會顯得謙遜,例如,教授向同行展示工作時,比向學生展示更謙遜。
一些人會監控自己,調整行為以獲得讚許,可能會支持不贊成的觀點。馬克·利裡觀察到,自我瞭解與表現的自我不同。高自我監控者通常婚姻生活不滿意,低自我監控者則更依據自身信念行事。
我們大多數人介於高低自我監控之間。人們希望被看成有才華且謙遜誠實,謙遜通常能營造良好印象。
虛偽的謙遜現象存在:表現出的自尊常弱於私下感到的自尊。過分謙遜則給人故作謙虛的印象。調整言語和行為以適應觀眾,有助於創造理想形象,這解釋了虛偽謙遜現象,如貶低自己、恭維對手等。
高自尊能幫助我們減少沉淪,但若目標不切實際或自戀,則不要過度自信。盲目樂觀提醒我們,自我效能感不能解釋所有問題,成就和挫折也受社會環境影響。
這些相反事實讓我們想起帕斯卡爾的話:單獨的真理不充分,世界複雜,任何真理若脫離其互補的真理,就只能算是部分真理。
研究顯示,我們經常無意識地處理社會信息,且身體感覺會影響判斷。
例如,手捧熱飲讓人更熱情,遭受冷遇則感到寒冷。雖然第一印象通常準確,但預判有時會錯誤,媒體和中立者被認為有偏見,矛盾證據往往被解釋為支持自己觀點的證據。
模糊資訊在政治、宗教和科學中易引發衝突,支持者經常在辯論後仍認為自己支持的候選人勝出。
自發性特質轉移意味著我們對他人的評價會影響他們對我們的看法,因此信念極為重要。一旦接受錯誤資訊,人們很難否定,事實揭示為虛假後,大多數人仍堅持原信念,這被稱為信念固著。實驗顯示,先入觀念或錯誤信念會扭曲資訊的感知和解釋,影響記憶。
信念固執指對先前信念和理由的執著,即使基礎被否定。記憶受態度和情感影響,不僅是過去事件的儲存庫。
直覺力量是指未經推理即理解事物的能力,支援直覺管理者認為應依賴非邏輯智慧。啟動實驗表明,大部分行為由無意識主導,日常選擇是內在心理過程的結果。
記憶可分為顯性和內隱,腦損傷者無法形成顯性記憶但保留內隱記憶。即使看似確信無疑,對過度自信的研究提醒我們需保持謹慎。
三種降低過度自信的方法包括:即時回饋、分解任務以更實際地估計時間,以及設想可能出錯的原因。
自信在決策中有時是必要的,但也可能導致錯誤判斷。控制錯覺使人們誤以為能控制隨機事件。賭徒常因這種錯覺持續下注,股票交易者亦會因控制感而過度自信。
當感覺失去控制感時,人們會試圖創造預測感,甚至變得迷信。特威爾斯基和卡尼曼發現,高分後通常回落,低分後可能提高,我們卻往往錯誤地認為自己能控制隨機事件。
情緒影響社會判斷,抑鬱者傾向沉思,快樂者則更信任和敏捷。情緒改變記憶和判斷,並影響思維的深度與效率。
社會認知研究顯示,我們的思維模式有時會出錯,但仍具適應性,幫助我們快速做出決策。雖然有偏差,但對思維的不完美性分析是智慧的體現。
赫伯特·西蒙首次提出人類理性的有限性,指出我們常用啟發式判斷來簡化複雜思維,如國際象棋中的策略。這些判斷雖有錯誤,但能提高決策效率,樂觀主義有助於保持希望和努力。教育可減少社會思維中的錯誤,尼斯貝特和羅斯認為教育能降低特定錯誤。
心理學家研究錯覺思維提醒我們謙遜,避免自大。科學和宗教核心在於自謙與懷疑。科學融合直覺與嚴格檢驗,對生活的態度應批判而不世俗,開放而不受操控。
教育和諮詢認為,個人信念和感受影響公開行為,改變心智可改變行為。社會心理學家認為,態度根植於信念,影響感受和行為。
內隱態度測量補充傳統自我報告,IAT評估概念聯想速度,揭示內隱偏見。大腦中的杏仁核在自動評價社會刺激時被啟動,外顯和內隱態度能預測行為。
角色源於戲劇,指特定社會位置的預期行為。我們扮演新角色時,起初會感到不自然,但會逐漸適應。斯坦福監獄實驗發現,角色會塑造我們的態度和信念。
某些情境下,行為是個人和情境的產物,有些人面對同樣情境會有所不同。托裡·希金斯研究顯示,學生會根據聽眾的喜好改變評價,最終相信自己說的話。
邪惡行為會塑造自我,但幸好,道德行為也能塑造自我。據說當我們認為沒有人在場時,我們的行為會反映出性格。
研究者給孩子提供誘惑物,測試其性格。在一個實驗中,弗裡德曼讓小學生接觸一個電池機器人,並告訴他們不許玩。一半孩子受到嚴厲威脅,另一半則受到溫柔告誡。
幾周後,另一位研究者讓孩子們再次面對相同的玩具。早先被嚴厲威脅的孩子中,有3/4現在正自由地玩;而早先被溫柔告誡的孩子中有三分之二仍然拒絕玩這些玩具。
顯然,制止可以足夠嚴厲,也可以足夠溫柔,以留給他們選擇的權利。
這些被溫柔告誡的孩子內化了自己的決定。道德行為,特別是當可以選擇時,會影響道德思維。
此外,對他人的積極行為會增強好感。幫助研究者或輔導學生,會增強對受助者的好感。為戀人祈禱後,人們會對戀人更忠誠。所以,如果你想更愛某人,就表現得好像已經愛上他了。
行為如何影響態度
社會心理學提出三種理論解釋行為對態度的影響:
1. 自我表露理論:為了保持內外一致並留下好印象,我們表現出與行為一致的態度,即使有些虛偽。
2. 認知失調理當行為與態度不一致時,我們會調整態度以減少內心的不適。例如,吸煙者可能低估吸煙的風險,以減少認知失調。
3. 自我知覺理論:我們通過觀察自己的行為來推斷態度,特別是在對自身信念不確定時。
過度合理化與內在動機
過度合理化效應指外部獎勵可能削弱內在動機。認知失調理論認為,外部刺激不足時,人們會通過內部心理活動減少失調。自我知覺理論則認為,給予報酬可能導致人們將行為歸因於獎勵,而非內在動機,從而削弱興趣。例如,給孩子報酬玩遊戲可能反而減少他們的興趣。
習慣養成
要養成習慣需付諸行動,改變習慣則需用其他行動取代。哲學家埃皮克提圖和雅克·巴曾強調行動力的重要性,鼓勵在未有靈感時仍要行動。
即使在寫作時,假裝寫作也是一種策略,它促使我們思考和行動。教師和作者應鼓勵學生自主思考,深刻理解理論,記住威廉·詹姆斯的格言:“沒有反應就沒有接受,沒有表述就沒有印象。”
文化與行為
人類的學習和適應能力讓我們能在各種環境中生存。
進化心理學認為,社會環境和基因共同塑造我們,像抑鬱症需要壓力和基因的共同作用才能出現。
文化通過語言、安全駕駛、食物和住房促進生存,推動知識積累和創新。各文化有不同社會規範,如友誼中的隱私與眼神接觸規範及對亂倫的禁忌。性別角色影響深遠,女孩多從事家務,男孩自由玩耍,女性在無償家務上花的時間是男性的兩倍。
從眾行為受環境影響,也能改變環境。規範影響與信息影響驅動從眾行為。米爾格拉姆的實驗顯示,強烈情境下個性差異不顯著,微弱情境中則更明顯。當自由受威脅時,會產生逆反心理,限制自由會引發「反從眾」行為。
有效的說服力取決於說服者的可信度、資訊內容和傳播方式。研究顯示,面對面交流最有效,複雜資訊則書面呈現更佳。愉快和恐懼情緒能增強說服力,故事亦能促進理解與寬容。
社會同一性理論:感覺自己優越,人類是群居動物,會為群體而慶祝、犧牲。
人類的進化使我們迅速判斷陌生人是否友善。
澳大利亞社會心理學家約翰·特納和米歇爾·霍格發現,我們自然地以群體來描述自己,並從中獲得自尊。我們將自己與內群體連結,並與外群體比較,偏愛自己的群體。
這種內群體偏差使我們覺得自己比他人優越,即使是隨機形成的群體也會產生這種現象。這不僅反映了我們的自我形象,還影響我們對外群體的態度。
接近性在建立友誼和感情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研究發現,人與人之間的接近性往往導致更多的友誼和互動,即使接近性有時也可能引發敵意。
菜比錫大學的研究顯示,學生們與第一次班會上坐得更近的同學成為了更多的朋友。類似地,人們的婚姻物件通常來自相同社區、公司或學校。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也發現,38%的長期關係開始於工作或學校。
地理距離不如功能性距離重要,因為我們更容易與共用生活環境的人建立關係。如果你想交朋友,試著選擇與他人接觸頻率高的地點,如靠近咖啡店或常去的場所。
接近性有助於我們建立友誼,而外貌吸引力也在約會中發揮作用,尤其是男性更重視外貌,而女性更關注性格和幽默感。
在我們的生活中,負面事件比正面事件對我們的影響更深遠且持久。
例如,破壞性行為對親密關係的傷害大於建設性行為的促進作用;壞心情比好心情更能影響思維和記憶;表達消極情緒的詞語比積極情緒的詞語更多。負面事件的影響也超過正面事件,如壞事帶來的悲傷比好事帶來的快樂更多,壞事對人的影響比好事更持久。
心理學研究也顯示,關於消極情緒的文獻遠多於積極情緒。這些現象顯示,負面事件的影響力促使心理學更多關注消極事件,並強調積極心理學的必要性。
如果有人從一開始就喜歡我們,並給予更多讚賞,我們是否會更喜歡他們?
瑞恩在一次討論會上發現,室友的表妹索菲婭最初認為他很淺薄,但隨著時間推移,她的看法逐漸變好,開始認為他聰明有魅力。
阿倫森和林德的實驗顯示,當人們的尊重是逐漸獲得的,並推翻了之前的負面評價時,他們更可能喜歡這個人。
頻繁的讚揚可能失去價值,而真誠的評價和尊重更能長久維持關係。吸引力往往依賴于回報和滿意感,我們喜歡那些帶來獎賞和愉悅的人。在友誼和愛情中,接近性、外表吸引力、相似性及相互喜歡都能促進關係發展。
幫助行為的原因與理論:心理學上,社會交換理論認為人們會從幫助中獲得長期益處,通過交換愛、服務等社會性商品來最大化收益。
幫助行為受外部回報和內在情緒驅動,如減輕內疚感或提升自我形象。研究顯示,心情愉快的人更願意助人,因為積極情緒促進幫助行為。此外,社會規範如互惠規範和社會責任規範促使我們即使沒有直接回報也會遵循應做的行為。
在《自私的基因》中,道金斯探討基因如何驅使我們的行為以延續自身。儘管人類的利己行為是進化的一部分,但合作仍是成功的關鍵。合作可分為親緣選擇、直接互惠、間接互惠及群體選擇。
心理學家巴特森指出,同理心能促進幫助行為,但是否存在完全無私的行為仍有爭議。雖然同理心能引發行動以減輕他人痛苦,增加合作,改善對汙名群體的態度,但也可能帶來偏愛和不公正。
增加助人行為的策略包括:減少抑制因素、倡導社會規範、提升自我形象。通過明確緊急情境和增加旁觀者責任感,可顯著提高報告率。個人化請求、提升自我意識(如使用姓名標籤或鏡子)及展示親社會行為榜樣均能增強助人意願。適度激勵也能讓助人者更認同其利他動機。
衝突常帶來損失,適度衝突能顯示參與者的承諾和關心,並在解決時促進人際關係的發展。
真正的和平並非壓制衝突,而是通過創造性解決衝突達成的。
和平研究者羅伊斯·安德森認為,和平是指個體、家庭、群體或民族處於低水準暴力中,並融入和諧的關係。
社會困境,如核武器、氣候變化和人口過度增長,源於各團體追求私利,損害集體利益。
個體行為看似微不足道,但總和卻帶來重大後果。因此,解決社會困境需引導個體權衡個人與集體利益,增強合作。社會心理學通過實驗發現,適當的管制、縮小群體規模、有效溝通、激勵機制和利他規範有助於緩解社會困境。
溝通能減少誤解並增強合作,例如羅賓·道斯的實驗表明,討論後合作率顯著提高。
改進激勵機制,如增加公共交通的優惠,能有效提升合作行為。引導他人以利他規範行動也是一種方法,比如通過有魅力的領導或清晰的社會規範來激勵合作。
衝突往往源於誤解和刻板印象,而解決衝突需通過理性思維和開放溝通。
當衝突時,有多種解決方法。除了直接談判,還可以請協力廠商進行調解或仲裁。
調解人可以通過提供建議,幫助雙方在做出讓步的同時保住面子。調解人還能促進建設性的溝通,使雙方重新考慮對方的需求,轉變“非贏即輸”的思維為“雙贏”。
有效的溝通能消除誤會,增加理解與信任。研究顯示,主動面對問題的夫妻能達成更多一致,提升婚姻滿意度。教育孩子學會衝突解決,能使他們找到雙贏的解決方案,增進學校和諧。
協力廠商的調解有時也很有效。當調解無法解決問題時,仲裁可能是必要的,尤其是在雙方無法達成協議時。實驗顯示,當面臨仲裁時,雙方會更加努力解決問題。最後,和解也是一種有效的策略,通過逐步減少緊張,促進信任和合作。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