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4日 星期五

王羲之的《筆勢論十二章并序》附譯文

王羲之的《筆勢論十二章并序》附譯文

告汝子敬:

吾觀汝書性過人,仍未閑規矩。父不親教,自古有之。

今述《筆勢論》一篇,開汝之悟,凡斯字勢猶有十二章。

章有指歸,定其模楷,詳其舛謬,撮其要實,錄此便宜。

或變體處多,罕臻其本;轉筆處眾,莫識其源。

懸針垂露之蹤,難為體制;揚波騰氣之勢,足可迷人。

故辨其所由,堪愈膏肓之疾。

今書《樂毅論》一本及《筆勢論》一篇,貽爾藏之,勿播於外,緘之秘之,不可示知諸友。

窮研篆籀,功省而易成,纂集精專,形彰而勢顯。

存意學者,兩月可見其功;無靈性者,百日亦知其本。

此之筆論,可謂家寶家珍,學而秘之,世有名譽。

筆削久矣,罕有奇者,始克有成,研精覃思,考諸規矩,存其要略,以為斯論。

初成之時,同學張伯英欲求見之,吾詐云失矣。蓋自秘之,甚不苟傳也。

 

《創臨章第一》

 

夫紙者陣也。筆者,刀、槊也,墨者鍪甲也,水硯者城池也,本領者將軍也,

心意者副將也,結搆者謀策也,揚筆者吉凶也,出入者號令也,屈折者殺戮也,

點畫者磊落也,戈旆者斬斫也,放縱者快利也,着筆者調和也,頓角者蹙捺也。

 

始書之時,不可盡其形勢,一遍正腳手,二遍少得形勢,三遍微微似本,

四遍加其遒潤,五遍兼加抽拔,如其生澀,不可便休。

兩行三行,創臨惟取滑健,不得計其遍數也。

 

今譯:

紙就好像是作戰的陣地。筆就像是刀矛。

墨就像是武器裝備。磨墨用的水和硯台就像是城池。

書寫的本領就像是將軍。書寫時的心意就像是副將。

結搆就像是謀略。揮筆作書就像行事有吉凶成敗。

用筆的出入就像是發號施令。用筆的屈直就像是殺戮。

書法的點畫雖然眾多錯雜,但要多樣統一。

書法創作就像是士兵拿着武器,舉着旌旗在戰場上戰斗。

 

放縱即打鈎的筆畫要求用筆要快捷犀利。

着筆要求筆畫調和。頓角是指要寫出急促收縮的捺筆。

 

剛學書之時,不可要求一下子樣樣掌握。

第一遍要求正確掌握寫字姿態和執筆的方法。

第二遍要求初步獲得筆畫字體的形勢。

第三遍要求稍微抓住書法的根本。

第四遍要求加強筆畫的遒勁和潤澤。

第五遍要求加強對抽筆和拔筆的理解和感受。

如果已經懂得行筆的生澀,不可停滯不前。

不論寫兩行三行,開始臨摹必須掌握潤澤和勁劍。

不可只數數已寫了几遍就算完事。


{

參考王羲之筆勢論:《創臨章第一》,然後可以得知,王羲之是如何安排學習進度的。
3.1 入門階段

初學者不可要求一下子樣樣掌握。首先,學者應該學會正確的寫字姿態和執筆的方法。這一階段的主要目標是建立良好的書寫習慣,確保筆感的穩定和一致。

3.2 初步熟悉筆畫字體

這一階段,學者應該初步熟悉不同筆劃的筆勢(黃簡教授歸納99種筆勢)。通過這一階段的學習,學者能夠逐漸理解筆劃的結構和連貫性。

3.3 掌握書法的根本

這一階段跟下一階段是同時進行的,學者應該學習提筆及換鋒乃至於布局的規矩,例如筆勢部件的順序、間距和比例。學者應該開始理解不同字體風格的特點,並開始尋找自己的書法風格。

3.4 提升筆劃的遒勁和潤澤

這一階段跟上一階段是同時進行的,學者的目標是加強筆劃的遒勁和潤澤。需要練習起筆與收筆,筆劃的壓力(幾分筆)和筆勢的速度(節奏),以獲得更豐富的筆觸效果。學者應該學會選擇適當的墨水和紙張,以實現更好的書畫表現。

3.5 深入大圈和小圈的筆感(筆意)

在這一階段,學者應該加強對大圈和小圈的理解和感受。這些技巧是書法中的高級技巧,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動和具有動感,想要寫好適合的大圈和小圈是絕對須要通過不斷練習,才得以提高筆觸的靈活性和表現力。

3.6 持之以恆的重要性

最後,學者不可僅寫了幾遍就算完事。事情要做對而不是做多,事情要做好而不是做完,學習需要持之以恆的努力。不論寫兩行三行,都應該保持對潤澤和勁劍的追求。只有堅持不懈的練習,才足以持續取得學問的進步。

}

 

 

《啟心章第二》

 

夫欲書者,先干研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

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

意在筆前,然后作字。

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齊平,此不是書,但得其點畫耳。

 

昔宋翼常作此書,翼是鐘繇弟子,繇乃叱之。

翼三年不敢見繇,即潛心改跡。

每作一波,常三過折;每作一撇,常隱鋒而為之;

每作一橫畫,如列陣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鈞之弩發;

每作一點,如高峰之墜石;每作一屈折,如屈折之鋼鈎;

每作一牽,如萬歲之枯藤;每作一放縱,如足行之趨驟。

狀如驚蛇之透水,激楚浪以成文。

似虯龍之蜿蜒,謂其妙也;若鸞鳳之徘徊,言其勇也。

擺撥似驚雷掣電,此乃飛空妙密,頃刻浮沉,統攝鏗鏘,啟發厥意。

能使昏迷之輩,漸覺稱心;淵識之流,顯然開朗。

 

今譯:

准備學習書法的時候,要先磨濃墨,集中精神,靜靜地思索。

要事先設想所要書寫的字體形狀的大小、俯仰、平直、頓挫澀進的用筆,

這樣,寫出的筆畫就可能筋脈相連。要意在筆先,然后寫字。

 

如果寫出的筆畫,平直相似,形狀就像是計算數字時所用的竹制的籌碼,

上下方正,前后齊平,這就不是書法,只不過得到一些點畫罷了。

 

往昔鐘繇的外甥宋翼,就曾經寫出這樣的字,

鐘繇看了把他狠狠罵了一頓,使得他三年不敢見鐘繇。

 

這時候,宋翼暗暗地改變他寫字的形跡。

他每寫一捺,常常一波三折;

每寫一撇,常常把筆鋒隱藏在筆畫的中心;

每寫一橫畫,寫得如滾動的層層陣云;

每寫一戈字,寫得如用數千斤重的機弩把箭射出;

每寫出一點,就像是危峰墜石;

每寫出曲折的筆畫,就像是彎曲的鋼鈎;

每寫出縱畫,就像是萬歲之枯藤;

每寫出一打鈎的筆畫,就像是人們走路時突然做出勢力猛的動作。

 

總之,寫出的筆畫,其形狀就像是受驚的長蛇從水中跳出時翻動的波浪形成的漣漪,

又像是龍在蜿蜒行進,這是形容筆畫線條的微妙。

就像是鸞鳥和鳳凰在空中飛翔槃旋,這是形容筆畫的有力和美麗。

提筆書寫時的振蕩擺動,就像是驚雷和疾迅的閃電,

這是形容在空中揮筆的奧妙和密碼。

書法家揮筆,忽然提起,忽然下沉,鏗鏘有聲,響亮和諧,

這是為了啟發對書法藝朮的審美本體的理解。

這些論述,能使頭腦不清的人漸漸覺得有所體會,

能使知識淵博的人在思想上豁然開朗,心明眼亮。

 

《視形章第三》

 

視形象體,變貌猶同;逐勢瞻顏,高低有趣。

分均點畫,遠近相須;播布研精,調和筆墨。

鋒縴往來,疏密相符;鐵畫銀鈎,方圓周正。

起筆下筆,忖度尋思;引說蹤由,承傳今古。

智者榮身益世,方懷浸潤之深;愚者不俟佳談,如暗塵之視錦。

生而知者發憤,學而悟者忘餐。此乃妙中增妙,新中更新。

 

金書錦字,本領為先。盡說安危,務以平穩為本分。

間布白,上下齊平。均其體制,大小尤難。

大字促之貴小,小字寬之貴大,自然寬狹得所,不失其宜。

橫則正,如孤舟之橫江渚;豎則直,若春筍之抽寒谷。

 

今譯:

書法的視覺形象取法於自然之體貌。

書法筆畫的體貌,雖然變化多端,但卻要多樣統一。

看它那體勢和容顏有高有低,但都有意趣。

點畫的分布,遠遠互補互生。要盡情表現,精心研習,調和筆墨。

縴細柔美的筆鋒在紙上一來一往,寫出來的筆畫線條有疏有密。

筆畫如鐵畫銀鈎,房源周正。起筆落筆,要仔細思。

在研習中要吸收眾多有價值的說法,

要追蹤各種技巧風格的緣故,從而承傳古今的優秀傳統。

有智慧的人借助於書法獲得自身的榮譽,并有益於社會人生,

這時候,才會懷念自己在書法藝術上浸漬滋潤之深;

而愚鈍的人則聽不進去人家有益的言談,就像是在昏暗的光線下放着錦繡。

生而有天分的人發奮研習,通過學習才有所領悟的人連吃飯也會忘記。

他們在書法藝朮上都會妙中增妙,新中更新。

 

字要寫的高妙,學習本領是第一位。

人們都在說安與危,但最終還應以平穩為根本。

筆畫的分間布白,上下要齊平整體。

書寫各種字體,寫的大寫的小,尤其是難以安排。

書寫大字,對其所占的空間要有所限制,最好寫得稍微小一點。

書寫小字,最好使它感到大而寬闊,也就是自然而然,

寬狹適得其所,不失其適宜。

形體橫向展開的字,要寫得就像是一葉孤舟停泊在江渚之旁;

豎向伸展的字,要寫得像是一根春筍在寒冷的山谷中向上抽出。

 

《說點章第四》

 

夫着點皆磊磊似大石之當衢,或如蹲鴟,或如蝌蚪,或如瓜瓣,或如栗子,存若鶚口,尖如鼠屎。

如斯之類,各稟其儀,但獲少多,學者開悟。

 

今譯:

書寫點,都要具有雄偉壯大的氣勢,就像是巨石阻擋在通衢大道上,或者像是蹲着的鷂子,

或者像是蝌蚪,或者像是瓜瓣,或者像是栗子,或者形如魚鷹長口,或者尖如鼠屎。

這樣一些類型,各有各的儀表,但收獲多少,那就要看學習書法者的悟性怎樣了。

 

《處戈章第五》

 

夫斫戈之法,落竿峨峨,如長松之倚溪谷,似欲倒也,

復似百鈞之弩初張。處其戈意,妙理難窮。

放似弓張箭發,收似虎斗龍躍,

直如臨谷之勁松,曲類懸鈎之釣水。崚嶒切於云漢,倒載隕於山崖。

天門騰而地戶躍,四海謐而五岳封,玉燭明而日月蔽,繡彩亂而錦紋翻。

 

今譯:

寫戈之法,落筆要端莊嚴肅,這一筆畫就像是高大的松樹依靠着溪谷,看看好像要倒,

可又像是百鈞之機弩剛剛張開。表現戈的意味,其理奧妙難以充分說明。

放似張弓射箭,收似虎斗龍躍,直如臨谷之勁松,曲像在水上垂釣的魚鈎。

它那高峻疊出的樣子直接云漢,它那倒立的樣子又好像墜落在山崖。

他那氣勢,既像是天門飛騰而地門跳躍,又像是四海靜謐而五岳巋然不動;

既像是白玉般的蠟燭點亮而日月為之遮蔽,又像是五彩刺繡繁復而織錦為之翻卷。

 

《健壯章第六》

 

夫以屈腳之法,彎如角弓之張,“鳥”、“為”、“焉”、“烏”之類是也。

立人之法,如鳥之在柱首,“彳”、“亻”之類是也。

踠腳之法如壯士之屈臂,“鳳”“飛”“凡”“氣”之例是也。

急引急牽,如云中之掣電,“日”“月”“目”“因”之例是也。

踠腳挑斡,上捺下撚,終始轉折,悉令和韻,勿使蜂腰鶴膝。

放縱宜存氣力,視筆取勢。

行中廓落,如勇士伸鈎,方剛對敵,麒麟斗角,虎湊龍牙,

筋節拿拳,勇身精健,放法如此,書進有功也。

牽引深妙,皎在目前;發動精神,提撒志意,挑剔精思,秘不可傳。

夫作右邊折角,疾牽下微開,左畔斡轉,令取登時,勿使腰中傷慢。

視筆取勢,直截向下。趣義常存,無不醒悟。

 

今譯:

書寫鈎弩式的方法,要使筆畫彎曲如角弓張開,“鳥”、“焉”、“為”、“烏”之類的字就是。

書寫立人的方法,要寫得好像是小鳥立在柱子的上端,“彳”、“亻”之類的偏旁就是。

書寫踠腳的方法,要把筆畫寫得就好像是壯士彎曲的臂膀,“鳳”“飛”“凡”“氣”之類的字就是。

書寫急引急牽的筆畫,要寫得快,動作就像是云中突然發出迅疾的閃電,

日”“月”“目”“因”這樣的例字就是。

書寫踠腳挑斡這種筆畫,要上捺下然,到筆畫的末尾才開始轉折,

整個筆畫都要求和諧有韻,不要寫得像蜂腰鶴膝。

書寫打鈎的筆畫,應當內含力氣,要看筆畫的變化而取勢。

書法的行與行之間,要空曠寬宏,就像勇士在戰場上要有伸展鈎矛的余地,

這樣才能有條件對付敵人。

整個書寫過程,要像麒麟斗角,虎湊龍牙,筋骨像手握拳頭那樣,全身奮勇精健。

按照這樣的方法去發揮,書法的進步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牽引的方法十分神妙。要明明白白,如在目前,發動精神,提升意志,

以挑剔的態度去精思領悟,密不可傳。

至於書寫字體右邊的折角,要在迅疾用牽筆的基礎上稍稍放開,

而書寫字體左邊的斡轉的筆畫,要寫得麻利及時,不要在字畫的半腰失於緩慢。

要看筆畫的變化取勢,直截向下,使趣味和義理長存。

達到這樣的境地,就算是對於書法表現力量的各個方面無不醒悟了。

 

《教悟章第七》

 

凡字處其中畫之法,皆不得倒其左右。

右廂宜粗於左畔。橫貴乎縴,豎貴乎粗。

分間布白,遠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穩。

當須遞相掩,蓋不可孤露形影及出其牙鋒。

展轉翻筆之處,即宜察而用之。

 

今譯:

處在字的中間的一豎畫,書寫時不應偏向左右某一邊。

在左右有豎畫的字中,右邊的豎畫要粗於左邊的豎畫。

橫畫宜寫得細一些,豎畫宜寫得粗一些。

筆畫與筆畫之間、字與字之間的結搆和空間位置,遠近疏密相均勻,

下要相得益彰,總之要自然平穩。

筆畫與筆畫要互相照應、顧盼,不要讓某一個字、

某一筆畫孤立於整體之外而露出尖細的、像牙齒似的鋒芒。

對於輾轉重復的類似筆畫,要加以觀察,因地制宜而加以運用。

 

《觀彩章第八》

 

夫臨文用筆之法,復有數勢,并悉不同。

或有藏鋒者大(藏鋒在於腹內而起)

側筆者乏(亦不宜抽細而且緊)

押筆者入(從腹起而押之。又云:利道而牽,押即合也)

結筆者撮(漸次相就,必始然矣。參乎妙理,察其徑趣)

憩筆者俟失(憩筆之勢,視其長短。俟失,右腳須欠也)

息筆者逼逐(息止之勢向上,久久而緊抽也)

蹙筆者將(,即捺角也。將,謂劣盡也。緩下筆,要得所,不宜長不宜短也)

戰筆者合(,陣也;,葉也。緩不宜長及短也)

厥筆者成機(促抽上勿使傷長。

,謂其美也,視形勢成機,是臨事而成最妙處)

帶筆者盡(細抽勿賒也。帶是回轉走入之類,裝束身體,

字含鮮潔,起下筆之勢,法有輕重也。盡為其着而復反筆抽之)

翻筆者先然(翻轉筆勢,急而疾也,亦不宜長腰短項)

疊筆者勢劣(緩不宜長)

起筆者不下(於腹內舉,勿使露筆,起止取勢,令不失節)

打筆者廣度(打廣而就狹,廣謂快健,又不宜遲及修補也)

 

今譯:

書寫文字時用筆的方法和筆勢多種多樣,互相之間不盡相同。

藏鋒要追求大氣(寫藏鋒的筆畫,筆鋒在筆畫之內起筆)

單用側鋒寫出的筆畫會乏力(也不宜抽出緊細的發條)

押筆是要讓力量進入筆畫之中(從筆畫之內開始押之。

又云:順着筆道挽引筆鋒向前,押就是筆鋒與筆畫相合)

結筆的筆豪要聚合在一起(慢慢追求這一要求,必然有效。

要理解其中的妙理,要觀察其門徑和意趣)

憩筆要使筆畫有消失之意(憩筆的筆勢,要看筆畫的長短。

讓它消失有消失的意思,就是讓右腳抬起一些)

息筆是急速的收筆(息止之勢向上,慢慢緊抽筆鋒)

蹙筆是筆畫達到盡頭之意。(蹙筆,就是捺腳;,意謂慢慢地下筆,要位置適宜,筆畫不宜長也不宜短)

戰筆是合筆(,就像是陣地;,就是兩種力量的會和。要寫得慢,筆畫太長太短都不好。)

厥筆是寫短畫的用筆,要相機行事(往上抽,不要過於長。

,意味着要美,看筆勢而相機釆取用筆法,是臨時制宜所能達到的最好效果)

帶筆要有表現已盡未盡之意(要細抽而不能拖得長。帶是從這一筆畫進入另一筆畫之意。

要把筆畫的粗細約束一下,使字干淨結束,為下一筆的開始做好准備,有輕有重,

盡力使帶筆意思明顯,而后反筆抽之)

翻筆要有迅疾力求改變筆鋒之意(把筆勢翻轉過去,要急促而快捷,也不宜長腰短項)

筆疊每一筆不要太顯眼(要寫得緩慢而且不宜長)。起筆要寫得峻拔

充實(筆鋒在筆畫內回轉,不要露在筆畫之外,起止取勢,要使它不失法度)

打筆的晃動要有廣闊的范圍(打的活動范圍廣而集中,廣是快健,不宜遲疑和修修補補)

 

《開要章第九》

 

夫作字之勢,飾甚是為難,鋒銛來去之則,反復還往之法,在乎精熟尋察,然后下筆。

作撇畫不宜遲,“ㄟ”不宜緩,而腳不宜賒,腹不宜促,又不宜斜角,不宜峻,不用作其稜角。

二字合體,并不宜闊,重不宜長,單不宜小,復不宜大,密勝乎疏,短勝乎長。

 

今譯文:

寫字處理筆勢,是難以掩飾的。筆鋒尖端一來一去的法則,反復還往的規律,

在於寫的熟練,并且要探索其中原理,觀察其中的奧妙,然后才下筆。

寫長撇,不宜遲疑,寫捺筆,不宜緩慢,而捺腳不宜長,筆畫的腹部不宜短,

不宜寫成偏斜的尖角,不易陡峭,不用特地把它寫成稜角。

二字左右合體(如弱字),補一些的太闊;二字上下相重疊(如炎字),不宜寫得太長。

密勝於疏,短勝於長。

 

《節制章第十》

 

夫學書作字之體,須遵正法。

字之形勢,不得上寬下窄(如是則是頭輕尾重,不相勝任)。不

宜傷密,密則似痾瘵(kezhai)纏身(不舒展也)

復不宜傷疏,疏則似溺水之禽(諸處傷慢)

不宜傷長,長則似死蛇掛樹(腰肢無力)。不宜傷短,短則似踏死蝦蟆(言其闊也)。此

乃大忌,可不慎歟!此章論述字的結體、布局、筆畫長短、疏密等形式美問題。

 

今譯:

學習書法時,在字之結體方面必須遵守形式美的一般規律和法則。

一個字不要寫得上寬下窄(這樣則顯得頭重腳輕,不相勝任)

不要傷於密,密則好像一個人久病纏身(身體不舒服)

也不宜傷於疏,疏則好像是落水的禽鳥(各個部分都無力氣)

筆畫不宜過於長,長則好像是死蛇掛在樹上(腰肢無力)

不宜過於短,短則好像是被踏死的蛤蟆(是說被壓扁了)

這些都是書法大忌,要謹慎小心呀!

 

《察論章第十一》

 

臨書安帖之方,至妙無窮。

或有回鸞返鵲之飾,變體則於行中;或有生成臨谷之戈,放龍箋於紙上。

徹筆則鋒煙云起,如萬劍之相成;落紙則椑

楯施張,蹙踏江波之錦。若不端嚴手指,無以表記心靈。

吾務斯道,廢寢忘餐,懸曆歲年,乃今稍稱矣。

 

今譯:

臨摹書法研習確切的方法,可以說之妙無窮。

有些點畫帶着鸞鳳喜鵲飛翔回家那樣裝飾性的筆跡,

但其種種變化的體勢畢竟存在於字的行列之中;

或者好像自然生成於山谷兩旁的戰斗場景,出現在高雅的箋紙之上。

相滲化的筆墨猶如烽煙云起,萬劍之相生相成;

落紙則如刀斧與盾牌你來我往,密集迫近於似錦緞的江河之上。

如果不勤學苦練技藝,就不可有表現和銘刻心靈的能力。

我致力於此道,廢寢忘食,經歲曆年,到今天才算稍稍稱心如意。

 

《譬成章第十二》

 

凡學書之道,有多種焉。

初業書要類乎本,緩筆定其形勢,忙則失其規矩。

若擬目前要急之用,厥理難成。但取形質快健,手腕輕便,方圓大小各不相犯。

莫以字小易,而忙行筆勢;莫以字大難,而慢展豪頭。

如是則筋骨不等,生死相混。

倘一點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畫失節,如壯士之折一肱。

予《樂毅論》一本,書為家寶,學此得成,自外咸就,勿以難學而自惰焉。

 

今譯:

學習書學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

初學的時候要寫得像原來的范本,慢慢地運筆確定形體筆勢,如果寫得匆忙,就會失去其規矩。

如果只顧眼前暫時的得失和名利,那就難以成功。

關鍵在於捕捉形體的爽朗和筆勢的剛健,使手腕輕便,方圓大小各不相犯。

不要以為字小容易寫,在結體沒有掌握的情況下,就急忙追求筆勢;

也不要以為字大難寫,下筆就遲遲疑疑。

如果是這樣,那么寫出的字,就會筋骨不相稱,好的筆畫與敗筆混在一起。

一幅字,倘若有一個點寫不好,就像是美人有一只眼生了病;

有一畫寫不好,就像是壯士斷了一只胳膊。

我的小字《樂毅論》一本,你要作為傳家寶去學,如果對這一本學的有所成就,

自然整個書法就有成就。不要因為難學而自己灰心懶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